第一百四十六章 大管事牌六磅炮-《大明最狠一个山贼》


    第(2/3)页

    旁边有一个精炼炉,并非炒熟铁的那种方塘,而是竖炉,里面放一口用石墨粉制成的坩埚,坩埚下方堆满燃烧的焦炭,还有两个学徒在旁边鼓风,将竖炉烧旺。

    当高炉里的生铁化成铁水,就会从一个通道流入竖炉中的坩埚里,由于竖炉中的温度也高达一千两百度以上,让铁水流进去之后,依然能保持液态。

    这时,两个工匠手持长长的柳木棍,从上方伸进坩埚里搅拌铁水,一边往里面撒碳粉,一边用风箱和铁管往坩埚里鼓风。

    这是利用搅拌铁水,让铁水中的杂质和空气中的氧发生反应,从而去除杂质。

    但,同时发生反应的还有碳,这个过程会让铁水脱碳,从而得出含碳量很低的熟铁,和方塘炒熟铁一样的道理。

    铁水的碳含量降低之后,熔点会随之提高,铁水会变成浆糊一样的胶质状态,铁质结构不均匀,杂质无法上浮,所以依然含有大量杂质,还需要不断锻打才能把杂质排除出来。

    所以,秦川也严三七研究出来的炼铁法,要不断往坩埚里加碳粉,铁水又能从石墨坩埚中不断渗碳,维持一定的含碳量,并维持液态。

    而且,竖炉里能一直保持高温,再加上不断渗碳,让铁水保持较低的熔点,一直保持液态,其中的杂质跟氧气反应后,一部分变成气体飘走,另一部分反应成其他形式的杂质,漂浮在铁水上层。

    这样一来,下层的铁水所含的杂质就会变少,从而得出品质较好,结构较为均匀的生铁。

    这种方法,和清朝时山西出现的坩埚炒钢法相似。

    得出的依然是生铁,距离中碳钢或高碳钢的品质还差得很远,但所含杂质已经很少了,所铸铁炮的品质肯定比以前的铁炮品质好很多。

    坩埚里的铁水炒得差不多后,陈詹和几个工匠便将涂抹了细泥,且烧红的内外铁模竖在一个加热过的土坑里,内外模都固定好。

    准备妥当之后,严三七用一根长长的棍子勾掉镶在坩埚外面的一个铁环,坩埚底部便出现一个拳头大的孔洞,铁水从孔洞中流出,经过一根熟铁打制的铁管,流入模具郑

    陈詹用铁钳控制好铁水的浇铸速度和部位,浇铸完成后,又在土坑里填入燃烧的木炭,包裹住铁模,让外侧铁模保持高温,减慢冷却速度,让生铁有足够的时间析出碳化石墨。

    浇铸完之后,秦川没有急着往内模注水冷却,而是等自然冷却,并仔细观察内外铁模的颜色,分析内外冷却速度的差异。

    大约半个时辰后,内模最先冷却下来,外模因为有木炭加热,所以冷却稍慢一些。

    铁模的颜色恢复正常后,秦川用两根同样大的木棍,分别触碰内模和外模,由两根木棍烧焦的不同程度,来分析温度差异。

    又过了大约半个时辰,秦川发现,触碰内模的木管烧焦程度,比触碰外模的要高一点点。

    于是,他当机立断,注热水。

    陈詹把一根细的铜管深入铁模的孔洞底部,将另一根细铜管扣在洞口,然后让工匠在高处打开一个铁锅的阀门,烧开的滚水沿着铜管而下,流入孔洞底部,又从洞口的铜管抽出,从而形成水流循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