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唐王退位待仙缘-《心猿道尊》
第(3/3)页
李世民道:“朕的座下只有《道德经》等,这《黄庭经》却是不知,还要仙长赐教。”
悟空便点头,李世民坐皇位,悟空也寻了椅子坐下。
当下命人上了香茶,悟空口传了李世民《黄庭经》一卷,李世民自然心领神会,立马就一字不漏地记在心里。
两人又谈了一阵,言语之间倒也投机,说得一阵,喝了几杯茶水,吃了些许果子,悟空见已经过了丑时,连忙就起身告辞,去了。
当下无事。
李世民心中已经明白了,确定了修仙之路,自然是心中十分欢喜。
大抵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却也不转回后宫,在御书房中,兀自默念起了《黄庭经》,一卷念完,又念了一遍,才自去安寝,不提。
又过了一日,无事,只有那西方天竺国南城的菩提寺中来了一人,要见大乘禅法僧人,菩提达摩禅师。
李世民在本国之中,已经将一切事情都安排妥当,大唐国本来在李世民的治理之下,已经是国泰民安,朝廷无事,众臣和谐。
是以只是下了圣旨,叫几个心腹大臣,名将,将来扶持新主,勿得怠慢之类的,这些大臣自然遵命,这样一来,自然是花不了多少时间。
李世民一身轻松,只要下了诏书,就只等修仙了。
到了第五日,那些朝臣,无论是过去的老臣,还是现下的新臣,都被圣旨招进宫中朝见,悟空也站在首位。
众臣拜罢,就有太监捧了诏书,交予丞相宣读。
丞相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古来明君治世乃靠贤臣,昏君误国乃致佞臣,朕两度归阴而还阳,实为大幸,朕心甚慰。奈何先开了金**代后事,皇位继承之事,金口玉言,一言九鼎,今虽然还阳,却不可违了前言。特令太子李治继朕之位,登殿为君,尔等需要全力辅佐,护国安邦,顺应人道,不可违了心意,照此施行,勿得违旨,钦此!”
众臣听罢,顿时都是惊得目瞪口呆,不知所措。
只是跪伏在地,不敢接旨。
半晌,有个老臣,壮着胆子,启奏劝谏道:“陛下,臣等不敢接旨,这皇位不是儿戏,岂是说退便退的?这皇位退不得呀!”
李世民道:“寡人往返阴阳两次,已经是身心俱疲,又有言语在先,更改不得,不然便是失了信用,如何治国利民?朕意已决,尔等无需多言,只是日后好生辅佐太子李治治国,便就是了。”
这些大臣见皇帝心意已决,又轮番起来劝谏,都是无济于事。
料定是劝说不动,便把希望寄托在了李世民的几个心腹大臣身上,都是齐齐地看向了秦叔宝、程咬金、尉迟恭等人身上。
可是他们都是道行不浅的地仙,隐隐地窥得一点天机,又早得了李世民的密旨,知道是早有安排的,自然是无动于衷。
众人都是没了办法,只能死马当成活马医,求到了悟空的头上。
他是个外人,自然也是不理会。
这下,众人彻底死了心了,也不再试图劝解。
太子李治无法,只能接了旨意,准备登殿为君。当下,这诸般事情才自安定。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