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听闻儿子的话,赵王轻轻一笑,“放心吧,暂时还死不了。” 话中带着莫名的凄凉,让姜承枭听起来很不是滋味。 赵王端起茶盏,说道:“说说吧,你怎么看现在的情势。” “不要装傻。”看了一眼儿子,补充了一句。 姜承枭沉吟片刻,如实道:“再这样下去,天下大乱。” “怎么一个乱法?” 姜承枭顿了顿,而后道:“这个我就不清楚了。” 这小子,还是不愿意说实话啊。 赵王摇了摇头,放下茶盏,缓缓道:“那你知道陛下现在为何不认真对待山东和河北的匪患吗?” “因为他们只是匪,陛下只要认真,随时都能彻底清除。”姜承枭道。 别看现在各地造反火热,但其实对朝廷无法构成毁灭性打击。譬如河北的卢明月,自称十万大军,结果姜承枭只用了五千人就锤了他。 朝廷中的善战之将可不少,只要皇帝一心剿匪,一年之内足矣平复。 “父王想说什么?” 姜承枭觉得赵王话中有话。 “何不猜猜?” “不了,儿可猜不中父王的想法。”姜承枭摇摇头。 赵王忽然感觉有些累。 姜承枭就像是陀螺一样,你抽一下他动一下。你不抽,他就不动,这小子的警惕心太强了。 从前如此,现在依旧是如此。 “你真的猜不着吗?” “猜不着!” 赵王难得的翻了翻白眼,“行了,这里只有我们父子二人,说吧。别人不知道你,我还不知道你么。” 见赵王严肃的神色,姜承枭知道他不是在开玩笑,遂道:“我觉得陛下应该是在等。” “等什么?” “等人造反!”姜承枭说道。 赵王满意的看了他一眼,心道;这小子刚刚果然是在装蒜。 “那你知道陛下在等谁造反吗?”赵王接着问。 “关中贵族?” 沉默了一会儿,姜承枭说出了自己的答案。 其实从整个天下的大势而言,晋室并不是很危险,因为世家大族还没有动作。 简单举个例子,范阳卢氏轻而易举的就能拿出七万石粮食接济灾民,如果他们一开始就这样为国尽忠,河北的匪患不会那么严重。 相反的,如果世家大族入局,助力那些造反的人,那会怎么样? 结果显而易见,世家大族在地方上有名望,手中有粮食,还有佃户。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