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柯宙的坚持-《重生之点亮科技树》
第(2/3)页
但是一旁的迟旭强却是接过话来。
“陈总,老师的钱都给了家里人了!”
这句话一出,换来所有人复杂的目光。
都和爸妈断绝关系了,居然还往家里打钱?
柯宙这时开口解释道。
“我离开后,他们的房子和生意都黄了,毕竟是生我养我的父母,既然我有能力,回报他们的养育之恩也是应该的。
我也有我的底线,给他们1千万美元的资助。
1千万过后,我也仁至义尽了,还有村里的人,我也会还他们1千万人民币。”
他没有忘记这群十几年前资助自己的乡亲们,哪怕出现这种情况,他每个月还是给村委会转10万过去,这个举动已经持续了整整半年了。
百:量词,指数量多,在这里指全部;科:学科,科目。
《中国大百科全书·新闻出版》卷定义为:“概要介绍人类一切门类知识或某一门类知识的工具书。供查检所需知识和事实资料之用。但也具有扩大读者知识视野,帮助系统求知的作用。它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时代科学文化发展的标志。”
《简明社会科学辞典》定义为:按辞典的形式编排,系统概述人类各个方面或某一方面知识的大型工具书。分综合性与专业性两类。
综合性百科全书收集各知识领域的名词、熟语、地名、事件、人物、著作等等,无所不含,是知识的宝库。
百科全书可以是综合性的,包含所有领域的相关内容。也可以是专科的百科全书。也有一些从某种特定文化或国家观点来讨论的广泛议题。百科,是指天文、地理、自然、人文、宗教、信仰、科技、机械百科、医学、历史等全部学科的科学知识的总称。
发展历史编辑
中国最早的百科书—明代《永乐大典》
中国最早的百科书—明代《永乐大典》
中国汉朝初年的《尔雅》,是中国百科全书性质著作的渊源;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编写过的全面讲述当时学问的讲义,则被西方奉为“百科全书之父”。
中国古代的类书是一种百科全书式的资料汇编,也有学者认为明朝的《永乐大典》是最早的接近现代意义上的百科全书。
中国近代的百科全书是20世纪初由西方引进的书体。民国时的著名学者李煜瀛是最早进行西方百科全书研究的人,将这一书体介绍到中国并产生广泛影响的。
关于百科全书的名称,他在《世界学典书例答问》中说:“四十年前煜首译‘encyclopedia’为‘百科类典’,后中国因受《四库全书》命名的影响,改译为‘百科全书’。
近二世纪专科的encyclopedia出版颇多,在中文有《中国文学百科全书》等。
文学本百科中之一科,固然其中亦可析为多科,然于一科之名下,复系以‘百科’二字,终觉不甚妥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