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育种方案-《大唐管理员》
第(2/3)页
滔滔不绝演讲了半天的许涵赟终于从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中回过神来,看到老汉呆呆的望着自己,连声问道:“爷爷,爷爷你怎么了。”
“娃子,你说的都是真的,真有这样好的东西?全身是宝?能让人吃饱饭?这样的东西应该是天上才有啊”老汉不由的感叹道。
看着眼前老汉一脸不敢置信的神色,许涵赟也从幻想中完全回过神来。心里不由想到:“是啊,你对一个大字不识,整天为吃饱而忙碌的老人说立体农业,说资源利用,说榨干每样东西的最后一份价值有什么用。一定要让他们看到实实在在的东西才行。”
想到这里的许涵赟对老汉说道:“爷爷,庄子上还有空地没,现在正是花生种植的季节,在不种就晚了。”
“呃,有,小河边那里还有一大片地还没种东西,本来还想着等忙完了看看种点什么东西”。
不等老汉说完,许涵赟就拉着老汉往外走,边走边说:“那就好,那就好,就河边,河边最好。爷爷我们快走,去看看。”
许涵赟拉着老汉,匆忙的来到河边。映入眼帘的是一片靠近小河边的河滩地。简单的目测了一下,大概有后世六七亩的样子。按照唐朝的方式计算也有五亩地左右。许涵赟在心里默默的算了下花生种子的数量。盒子上标注这3千克,也是就六斤,按照书上的介绍每亩地大概需要花生种子10-15公斤,就按照最低的十公斤计算自己手里的花生种子也只能种不到半亩地。这还是按照唐朝的计算方式。
半亩地,按照后世花生的产量,高产的大约在四百公斤左右,今年半亩地种下去,明年大概能收成二百公斤左右。挑出不好的,留种的大概有一百五公斤左右,也就是十多亩地,差不多两到三年的时间花生就可以规模种植了。
看到许涵赟脸上一会失望,一会欣慰的神情。老族长出声问道:“娃子,怎么了。这地不好吗?”
“不是的爷爷,没事,这河滩地挺好的,是最适合种植花生的。我刚才是在算一亩地能打多少,跟地没关系。”
“能打多少粮食?”老族长听到后连声问道。这是他目前最关心的问题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