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汉江初见-《三国之兵临天下》


    第(3/3)页

    许褚行一礼,后退几步,和几名官并肩而战,刘璟又看了看几名官,有些遗憾道:“久闻程仲德和荀公达天下之名,却未能一见,甚是遗憾”

    曹操呵呵一笑,“这还不容易吗仲德和公达都在座船上,璟公若想见,我让他们进来就是了。”

    曹操随即吩咐许褚,“请两位先生进来”

    片刻,程昱和荀攸一起走进大舱,刘璟连忙起身见礼,曹操将他二人一一介绍给刘璟,程昱感叹道:“当真是后生可畏,见到璟公,我才知道自己老矣”

    “两位先生过谦了,请坐吧”

    程昱和荀攸心里明白,这是刘璟和曹操的会面,不是他们能参与,两人远远坐下,面带笑容旁观曹刘二人会面。

    尽管两人都说这次会面只是私人交往,只谈私交,不涉公事,可事实上,他们心里都清楚,不可能不谈公事,这次会面的本质就是一次谈判。

    沉吟一下,问道:“听说璟公从蔡家手中收了一半的良田,许昌颇有议论,璟公先收黄家之地,后收蔡家之田,很多人都认为璟公不容荆州世家,可有此事”

    刘璟一笑,“人成虎,传言大多夸张,不足为信。”

    “难道并无其事”

    “也不尽然,事情确有其事,黄家是因为嗣断绝,再无继承之人,官府自然要收回,至于蔡家,是因为世家权贵并田烈,这是黄巾之祸的根源,所以适当让利于民,这也是长治久安的保证,我想丞相应该比我体会更深。”

    曹操默默点头,他当然知道黄巾之祸的根源在于土地兼并,饥民无以为食,遂揭竿而起,他叹了口气道:“璟公洞察犀利,看到了今朝乱世的根源,不知璟公认为年后又如何”

    刘璟沉吟一下笑道:“其实从古至今,就是一轮权贵取代另一轮权贵的过程,在立朝之初,往往是经历大乱,人口锐减,资源丰富,那时新权贵取千田便可滋养,不与民争利。

    待年后,权贵孙滋生蔓长,千田不足养,需要万田、万田,而民众的人口也同样在增加,对土地需求同样增大。

    这时资源不足,权贵开始与民争利,巧取豪夺,无一不足,矛盾开始积累,待矛盾积累到足够多时就会爆发,又重新改朝换代,千年来就是循环这个怪圈。”

    “那怎么解决呢”曹操沉思良久又问道。

    刘璟笑了笑,“其实解决的办法也有,那就是走出去,以天下之广袤,资源之丰富,土地不再稀缺,姓得以生存,王朝便可以延长,至于能延长多久,那就不是你我所能知道。”

    曹操忍不住感慨到:“我曾听胡人说,西去之足有十万里之,现在璟公又让我再生雄心壮志,有生之年我定会向西征伐,看一看天下究竟有多么广阔”

    “若丞相西征未尽,刘璟愿继承丞相之志,再率汉家儿郎向西征伐,完成丞相未尽大业”

    两人对视一眼,一起大笑起来。

    房间的气氛开始活跃了,曹操又继续道:“现在还有一种说法,说我曹孟德重法抑儒,是天下士族之敌,而璟公在江夏建书院,养士族,重儒劝,令天下士族归心,以至于我此次南征引来满朝士族抨击,说我南征断绝了儒家最后希望,我想知道,璟公当真是重儒轻法吗”

    刘璟淡淡一笑,“丞相做事,不愧于心便可,何必在意别人怎么说”

    曹操摇了摇头,凝视着刘璟道:“我就想知道,你真是他们所说的重儒之人吗”

    这个问题不好回答,刘璟沉思良久才道:“如果说法治能长久,秦朝为何二世而亡如果儒德能治国,汉朝为何又沦落到今天的境地我倒觉得应该用儒以治心,用法以治权,用道以治国,儒法道兼用,各施其长,方是长久之道。”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