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四章 “大国工匠”邀请函 (第一更)-《我为国家修文物》


    第(2/3)页

    张春君老师是青铜器修复领域里的权威人物,那尊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大型青铜器“交龙纹鑑”,就是他耗时十五年完成修复的。

    向南如今所掌握的青铜器修复技艺,实际上也是通过“时光回溯之眼”,从张春君老师那儿“偷师”来的。

    俗话说,近水楼台先得月。

    有这么亲近的关系,离得也不远,向南有机会当然要亲自向张春君好好讨教一番。

    魔都博物馆青铜器修复传承于“古铜张派”,与京城故宫博物院青铜器修复同源,在华夏全国范围内,它的整体修复技术都是处于领先地位的。

    明清及民国时期,青铜器修复分四大流派:京城、姑苏、鸢都和长安。

    “古铜张派”便属于京城流派。

    当时清廷造办处汇集了各行各业的手艺人,这些手艺人中又以八个巧匠技术最高,被称为“八大怪”。“八大怪”之一的于老先生古铜器修复技艺超群,在为清皇室服务了几十年,退休后方才走出宫门。

    本着天下手艺人都有的“手艺坚决不能失传”的情怀,于老先生用毕生攒下的积蓄,在前门内前府胡同庙内开了个古铜器修复的作坊,并开始收徒授业,以给宫中和琉璃厂的古玩商修复青铜器为生。

    于老先生共收了七个徒弟,最小也是最得意的一个姓张名泰恩,人称“张七”。

    张七13岁时进京拜于老为师,于老先生百年之后,张七便继承了他的衣钵,并将余老先生的作坊正式改为“万隆和古铜局”,主要为古玩商们修复青铜器。

    因为张七颇得先师真传,兼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意味,所以万隆和一直生意兴隆。后来张泰恩扩大规模,将店铺搬到东晓市,人送外号“古铜张”。

    张七先后收了十一位徒弟,其中又以王德山跟张文普手艺最精、授徒最多。

    王德山13岁开始学徒,学成后带了八位徒弟;张文普是张泰恩老先生的亲侄子,人称“小古铜张”,共带了七位徒弟。

    这一十五人,在新华夏成立前后,分别进入了京城故宫博物院、华夏历史博物馆、魔都博物馆、豫省博物馆等著名文博单位从事青铜器的保护修复工作,凭着各自的一双巧手、一颗匠心,化腐朽为神奇,拯救了大量国宝青铜器,为华夏青铜文物保护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并成为后辈从业者们的导师跟引路人。

    魔都博物馆青铜器修复中心和古陶瓷修复中心一样,不仅要修复本馆内的残损文物,而且还要承接修复其他兄弟博物馆的残损文物,修复任务繁重的同时,修复技艺也在快速提升,达到了行业顶尖水平。

    向南和前台焦佳交代了一下,便离开了公司,徒步穿过广场,不多时,便进入了魔都博物馆文保中心小院,来到古陶瓷修复中心。

    修复室里,老戴和小乔正坐在工作台前,一脸专注地修复着古陶瓷器。向南没有打扰他们,径直往走廊的尽头走去,在江易鸿的办公室门口停了下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