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七章 达成协议 (第一更)-《我为国家修文物》


    第(2/3)页

    亚历克斯可不是一般人,那是商场上的大鳄,生意场上的老手,思维方式跟一般人那是不一样的,听了向南的话后,不以为意,他微微一笑,继续说道:

    “密斯特向,再加上一幅残破的《调马图》,作者好像是一个叫胡瓖的家伙。”

    他才不相信向南是真的没时间去一趟米国,对方更大的可能是待价而沽。

    既然一幅画不能打动你,那么我就拿两幅画好了。

    如果还是打不动,那他就要考虑自己付出这么多,是不是值得了。

    他尽管不懂得欣赏华夏古书画的艺术风格,但他还是懂得这些古书画的价值的。

    事实上,在场的众人里面,也唯有闫思远对亚历克斯了解得更多一些。

    这个米国佬,无论是在生意场上还是在生活中,都是一贯的咄咄逼人,只要他想做成的事情,无论付出多大代价,他都不会皱一下眉头。

    更何况,亚历克斯虽然号称是大收藏家,收罗各种门类的古董奇珍,但实际上,他最爱的还是精美的华夏古陶瓷,反而对价值更高一些的书画作品没什么感觉。

    当然了,这似乎也可以归类于文物差异,事实上,大部分西方人欣赏不了华夏的书画,就跟大部分东方人,看不懂油画是一个道理。

    在前几年时,米国一家博物馆在举办展览时,还曾将馆藏的华夏元代壁画《药师佛会图》等用作时装展示的背景墙,让华夏人心痛之余,又无可奈何。

    闫思远还知道,亚历克斯手中的华夏书画作品,实际上大多数都是生意往来的附赠品,并非是他花费真金白银从拍卖场上重金拍得的。

    因此,别人不理解甚至震惊亚历克斯的做法,但他却是很清楚,亚历克斯并不吝送出两幅原本就已经残破的华夏古书画,换取一次向南的米国之行,去修复他颇为心爱的那只清代乾隆年间的豆青暗刻螭龙纹凤尾尊。

    当亚历克斯说出,在元代钱选《王羲之观鹅图》之外,再送一幅五代后唐画家胡瓖的《调马图》时,会议室里的那些老头老太太们,脸色更加凝重起来。

    这个时候,他们反而不像之前那么迫不及待了,而是端坐在位置上,喝茶的喝茶,看手机的看手机,但所有人都竖起了耳朵,心里头也在期待着向南能答应下来。

    范宽,山后契丹人,他善画人物、鞍马,主要描写契丹部族的游牧生活,对于马的骨骼体状、塞外的荒漠之景、牧羊犬的矫健勇武,都表现得无与伦比,形态生动,笔迹细密而清劲有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