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六章 追逐到极致-《重生光影年代》
第(2/3)页
补拍《黑天鹅》当然也是为了风格上与后作《钢琴教师》步调一致,这样才像是黑色系列的作品。
另外苏长青也有了个考虑,《水形物语》这故事的女主很难挑,需要颜值一般但表演大胆细腻,他认识的女演员没一个合适的,而于佩尔却是很好的人选,合作的话肯定会非常出彩。
这简直是乾坤大挪移,把原本属于她的电影挪给了阿佳妮,再安排一部合适她的好片。
这主意看上去不错,但现在没时间考虑这个,以后再说了。
创作《钢琴教师》同样必须考虑颜值因素,于佩尔数年后拍摄这部片子时已年老色衰,而阿佳妮现在美得像朵奇葩,形象必须暗淡化普通化处理,连表演风格都得改变,这对她都是挑战。
对于自毁形象阿佳妮倒是能接受,被人夸了一辈子美貌,似乎也有股反其道而行的冲动。
“别在意这些,我不是花瓶。”
美女的话说得轻巧,角色是否好看可以不在乎,那么是否介意一起玩变态呢?
于佩尔的演技好得吓人,影片中的日常表演处处精湛,随便截取一段都可以当作电影学院表演课的示范片段,但让她再次戛纳封后的,恐怕与一些别人难以企及的特别演出同样息息相关。
表演与暴露无关,这部电影中于佩尔没有任何表演能够勾起观众的情欲,火候掌握非常精湛,只会让人心里一阵阵发凉。
有些情节令人印象深刻,苏长青当然还记得,不过他认为阿佳妮可能会拒绝表演。
比如在音像店看最赤裸的色情影片,闻别人留下的卫生纸,这种镜头阿佳妮可能勉强还能做到,但用几分钟的长镜头,表现她坐在浴缸里割伤自己的隐私部位,让鲜血顺着浴缸壁长流,恐怕就做不出来了。
这样的情节到底有多大意义很难说,但肯定震撼观众,对刻画人物的生存状态也很有用。
女主还有偷窥癖,同时会作出无关色情的匪夷所思举动,阿佳妮恐怕也很难像于佩尔那样神色淡然地完成,有些表演挑战女演员的底线,甚至同时也是挑战观众底线。
苏长青一直与阿佳妮保持着联络,当然也讨论过尺度问题。
阿佳妮的态度很开明:“你尽管写,不要顾虑太多,具体细节我们可以后续再商量。”
既然如此就放开来写了,按进度剧本八月中旬能完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