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必须得努力-《重生光影年代》
第(2/3)页
德国啤酒世界闻名,每年的慕尼黑啤酒节吸引无数世界各地的游客,但当地排名第一的饮品却是咖啡,人均消费世界第一,连咖啡滤纸都是他们发明的。
谈起咖啡首先想到提神,但这地方不一样,大多数德国人认为咖啡可以带来温暖和爱意。
午后柏林刚下过一场雪,店外的街道看着就挺冷,仗着两扎啤酒的劲,坐在温暖的壁炉边喝着咖啡的确容易调动荷尔蒙,温暖而冲动。
不过最好克制点,影视剧给人欧美人特别浪漫开放的感觉,其实不然,就像电影电视里的男女通常比现实中大多数人漂亮一样,那种反映是有些夸张的,就像日本人并不更热衷啪啪啪一样。
欧美大多数普通民众都信教,道德观与东方人没多大不一样,而米国的新教徒还更加保守,大都市里的骚男**代表不了广大基层人民群众。
不能误读身体语言,以为搂搂抱抱亲亲啃啃就是水到渠成,就可以进行下一步了,在傻白甜看来还早呢。
梅露兰·多拉说她的家人一半在美国,其余分布在美德法比利时奥地利等地,奶奶的生日是大家一年一度聚在一起的机会。
毕竟是个文化官员,即便说的是家事也夹带私货,强调一番自由流动的权利,甚至说欧洲正逐步走向和解统一,国家概念已经落伍,年轻人不再接受狭隘的爱国主义云云。
这些不值一驳,告诉她英国早晚硬脱给你们看也未必相信,欧洲的事无所谓。苏长青对她刚才说的一些话更不以为然,于是趁机笑着问:“我们炎黄子孙强调血脉联系,凝聚成国,你奶奶也是以血脉凝聚成家,所以你们这帮孙子孙女才每年回来,其实德国也因为有类似认同,才推倒柏林墙,那么美国人以什么凝聚在一起?”
“美国是天选之地,超强的科技经济军事,民主自由的理念凝聚了全世界最优秀的人才。”
“所以美国不依赖血脉联结,靠的是世界第一的号召?”
“是这样的,美国公民来自于全世界一百多个国家,种族民族非常复杂。”
“那我们是不是可以理解为,这些人看中的是美国世界第一富裕和强大的地位,才选择了离开原来的国家,甚至是背叛原来的国家,去到那里生活?”
梅露兰·多拉意识到苏长青挖了个大坑让她跳,但也不得不跳:“当然也因为认同美国的自由理念。”
“自由理念这事不好说,据我所知二战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把日裔关进了集中营,和当时德国人干的事一样,这也是种族迫害,更谈不上自由。”
苏长青不等梅露兰·多拉辩解,又提了一个问题:“如果哪一天美国不是世界第一了,自由民主口号喊出去也没人听了,而血脉联结又不存在,那怎么办,将靠什么凝聚在一起?”
梅露兰·多拉想了想:“二战之前美国以欧洲后裔为主体,宗教文化甚至血统都是比较统一的,凝聚不是问题,但现在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