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脑血栓式笑容-《重生光影年代》
第(2/3)页
《公主的决断》国内票房才九百多万。分成到手三百多万,加上欧洲的分成收入,最终天演工作室收回一千五百多万,回报还是不错的。
如果没有苏长青当初的联法建议,这部片子铁亏几百万。
这大大激发了天演团队的热情,计划着再开新戏,似乎已经掌握了市场脉搏似的。
如果按照票房计算,《模特队》只略高于《公主的决断》,但从立足国内市场以及投资比来算,成绩则完胜,毕竟总票房是投资的十倍以上。
但这是没意义的,《模特队》如果投资三百万会做得更精致些,但票房可能也是这么多,那就只能保本不赚钱了,这就是国内电影市场的现实。
苏长青了解影视市场的前世今生,以行业论如果说有比国足更憋屈更可耻的,那一定是国内的影视业,明明可以做得更好却把牌打得稀烂。
三十年后大陆电影市场即将超越北美跃居世界第一,然而却没有一部在国际上收割票房的电影,口碑连伊朗电影都比不上,毕竟人家不止一次拿过奥斯卡奖,三十万美元的制作就能横扫国际市场。
球踢不过人家说体力不行,电影居然也拍不过,难道脑子也不行?
许多人有个很深的误解,说起出人头地赚大钱就想到投资房地产、炒股,甚至搞互联网都是更好的选择,没人觉得费心费力拍电影是条光明大道。
其实影视才是赚钱最快最狠的行业。
美国的文化产业占比国民经济四分之一,好莱坞影响力与华尔街不相伯仲,房地产和它们比差着量级,即便房地产大亨川皇,最终也是靠娱乐业崛起,他的房地产生意破产很多次了。
至于后来国内的地产大亨以及资本宠儿,许多都是表面风光,抽了银行贷款就资不抵债,而影视是卖故事赚钱,做得好真正一本万利。
据说把钱投入股票的,不亏不赚就能超过96%的人,苏长青有自己的优势,没心思也没把握争那4%的名额。
没有市场支撑的道路是走不通的,到了眼下这一步,想继续做影视就得拍全世界都爱看的电影,伊朗人、印度人、韩国人、
人都做到过,虽然成绩远不如好莱坞,甚至不如英国,但毕竟人家做到过,而且并非依赖强势文化的加持。
韩国的爱情故事,
的恐怖惊悚甚至都已成为国家文化标签,所以好故事是根本,讲好故事就能征服所有人。
苏长青知道人们喜欢什么样的故事。
革命的路都是杀出开的,不死人是不行的,绣花绘画请客吃饭温良恭俭让之类假惺惺的事就别再干了,得暴动了。
这个年代的导演就没想到过打出去吗?毕竟获得国际大奖的导演也好几个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