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林的日子 第六百九十四章大事(中)-《官路风流》


    第(3/3)页

    侯卫东握着衡山的手,道:“除了你的内参,我还会向市委提交一份建议。”

    衡山再次提醒,“卫东市长,到底有没有必要,你要想好”

    侯卫东摇了摇头,道:“我意已决,按计划行事吧。”

    送走了衡山,侯卫东在寝室里奋笔疾书,写下了关于对沙州市属企业进行改制的建议,写完了这份建议以后,他暗道:“衡山写了内参以后,我接着写建议,很容易让人看出破绽,我这是不按潜规则操作,又是何苦”

    随即又否定了自己的想法:“前怕狼后怕虎,能成什么事情,绢纺厂的事情我准备了一年,就算留点骂名,也胜过厂子垮掉,我是分管领导,除了工人的利益,也有我的尊严。”

    上交了建议书,侯卫东又到了省政府,向周昌全副省长报告了沙州国有企业面临的困境。

    他又到了岭西日报,找到了王辉和段英,请他们一起造势,写几篇关于国有企业改制的文章。

    十天以后,一份关于沙州、铁州国有企业面临困境的内参摆在了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案头,衡山很客观地分析了沙州、铁州两个工业强市面临的问题,各举了两个案例,沙州的案例之一就是沙州农用车厂。

    省长朱建国看到了这份内参,批示道:“请昌全副省长提意见,在省政府常务上研究,朱建国。”

    这是周昌全的份内之责,他看了批示以后,先到了铁州,再到沙州。

    在市委小招待所,副省长周昌全与朱民生、黄子堤、侯卫东、粟明俊、蒋湘渝见了面,传阅了衡山的文章以后,周昌全道:“今天不是务虚会,是真正的务实会,大家别谈理论,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研究沙州国有企业如何办”

    他看了一眼在座之人,道:“侯卫东是分管领导,先讲。”

    侯卫东此时下定了决心,道:“我前几天提交了一份关于对沙州市属企业进行改制的建议给市委市政府,里面的观点很明确,只要把企业搞活,不管企业是否姓沙。”

    第六百九十三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