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林的日子 第六百三十五章谈话(下)-《官路风流》


    第(3/3)页

    等到正式分工宣布以后建看着侯卫东的分工,对枕边人道:“果然是侯卫东发管南部新区人很钢,以后办事得小心一些。”枕边人抱紧了高建:“我就是挖些土石方,粗笨活润也不高,你和侯卫东关系不错,难道他这点面子也不给。”

    建道:“南部新区是一块大肥肉,我这位一把手要应付方方面面的人,就是坐在了火药桶上,不敢稍有松懈,让你来挖土石方,这已是底线了,你别小瞧了土石方,只要挖着市价来坐,还是很有赚头的。”

    枕边人头靠在高建胸口,道:“你放心,我没有野心,能坐点土石方就行了,简单劳动,简单赚钱,我就满足了,只是做了土石方,你得给工程老板打招呼,及时给钱,别拖我。”

    高建想着侯卫东面容,有些走神。

    侯卫东在星期六,抽了时间来到了省城,陪着周昌全打了网球,在吃晚饭之前,侯卫东抽空向周昌全报告了市政府的分工情况。

    “呵,有意思,让你管南部新区。”

    侯卫东道:“周省长,南部新区如何管,请您指点小侯。”

    南部新区是周昌全一手搞起来的,他很熟悉那边的情况,想了想,道:“目前省里掌控各地的核心激励制度是官员之间的政绩竞争,很多学者用地方政府间竞争来解释岭西过去十几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但这里的竞争并非发生于政府之间,更多地是地方官员为了升迁而进行的竞争。”

    “这种模式有短期效应、政绩工程等弊端,但是这种模式能充分调动各地的积极性,总体来说是利大于弊,如果没有这种模式,你觉得应该如何调动各地积极性”他挥了挥手,道:“假话、大话、空话是不能发展经济的,必须得实干,当前模式其实也是省委省政府的合理选择。”

    获得了新一届五年任期,周昌全精神状态明显比前一阶段好转,又有了当沙州市委书记之时的模样。

    侯卫东如海绵一样,静静地吸取着周昌全的从政经验。

    “过去十几年来,经济增长被当作最重要的政治任务,上级主要以gdp和财政收入增长速度作为考核下级官员的主要指标,官员们当然也就围绕这个“锦标”展开了激烈竞争,那么,官员会选择何种竞争策略在投资、消费、出口三个gdp~构成部分中,由于官员任期过短,天然会选择投资见效最快的投资,这也就是各地纷纷要搞开发区的内在原因之一。”

    “小侯分管南部新区,所有工作围绕着这个目标来开展,自然也就符合了主要领导的执政方针。”

    侯卫东想了一会,暗道:“周书记所说是正确的,如果我当了市委书记,也会狠抓南部新区的工作,这是见效最快、最容易出政绩的地方。”

    两人正在深入交流,柳洁敲了敲门,道:“两位领导,客人都到齐了。”

    侯卫东站起身,真诚地道:“听周省长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我回去如何操作,也就心中有数了。”

    第六百三十五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