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林的日子 第五百七十二章落户(下)-《官路风流》


    第(2/3)页

    周福泉读着名片上的头衔,道:“梁秋河名片上印着胜宝集团磷业公司总经见面以后,侯卫东对于胜宝集团的态度就慢慢地理智起来,接过名片,正反两面都看了,道:“磷业公司总经理,就是集团地中层,他应该没有权力此规模的投资应该没有决策权。”

    “以前资本家为了利益可以动战争,现在的资本家为了赚钱就不能忍受宾馆的气味这不符合马克思的经典论述。”

    如果由于宾馆问题而让一笔省市县皆十分关注的巨额投资泡汤,这个责任放在谁地头上都难以承受,再加上报纸上正流行着“一口痰毁了一个投资”等教育国人的文章,这就让周福泉心里产生了巨大的压力,此时见到侯卫东不急不躁地态度,这才冷静了下来。

    “侯书记,你的意思是胜宝集团在借题挥”解,胜宝集团地一把手樊得胜能在岭西常驻,说明樊得胜对此次投资很重视,梁秋河从职务上来看,就是二级部门的负责人,他有权利放弃这次投资吗,换个角度来说,如果是樊得胜拂袖而去,那么事情还不好办了,现在是梁秋河拂袖而去,我就怀疑这是欲擒故纵之计。”

    周福泉还是有些担心,道:“如果不是欲擒故纵之计,传出去,对县里地投资环境是一次打击。”

    “从这件事可以得到三个结论,一是在县城里建一家真资格的三星级酒店,这是现实需要而并非盲目,符合经济和社会展水平,当然,以后搞宾馆要做到投资主体多元化,我个人不赞成政府投资,服务行业还是让民间资本进来。”

    周福泉今日被梁秋河当面揭短,尽管是揭地成津宾馆的短,但是扫的却是成津县委县政府的面子,这让他感触颇深,道:“虽然梁秋河是鸡蛋里挑骨头,但是全县连一个撑门面的宾馆都没有,确实让人汗颜。”

    “做这事的原则可以用有理、有利、有节六个字概括,县委的要求是即不出卖县里的利益,也要给投资言留下利润空间。”侯卫东挥了挥手,道:“我在省里与樊得胜见过面,他久经商海,名堂很多,梁秋河就是他派过来的马前卒的石头就被卸掉了,他道:“我先派府办的赵敏副主任到沙州去一趟,她是女同志,为人又灵活,等她摸清了状况,我明天再亲自去一趟。”

    等到周福泉离开了办公室,侯卫东马上就拨通了省计委副主任鲁军的电话。

    “侯书记,我同意你的观点,樊得胜作为胜宝集团董事局主席,如果没有强烈的投资意愿,是不会在岭西久留,他这人是老江湖,老奸巨滑,初期谈判之时故意采取冷淡的态度,这其实就是嫌货才是买货人的老手段。”

    鲁军又道:“我的观点不太主流,地方大员可能不太喜欢,磷矿资源是有限的,侯书记,在谈判之时一定要防止外资借投资之名,巧取豪夺国家的资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