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林的日子 第五百四十六章别(上)-《官路风流》


    第(2/3)页

    “送,肯定送。”侯卫东心里还有些话,可是车上有秘书和驾驶员,有些话就不方便说。

    李晶听到侯卫东说话之时惜字如金,便知道旁边有人,道:“到时给你打电话。”

    十一点,车到了沙州,他就接到了组织部长李致的电话,道:“今天赵部长不太高

    “不会吧,我早上给他打了电话,报告了情况,他应该能够理解。”

    李致压低了声音道:“不是这个事,赵部长在村里视察之时,被村民围了,递了不少材料。”

    侯卫东吃了一惊,道:“公路修好了,村民尝到了实惠,应该没有什么大问题,还递什么材料”李致道:“我看了看内容,都是关于农民负担的。”

    “这个小梁,怎么搞地,是思虑不周、粗枝大叶,还是缺乏基本的敏锐性。”

    李致忙解释道:“这是意外情况,村里几个爱闹事的人,小梁已经安排人盯住了,没有想到赵部长开了座谈会,临时起意要到村里走走,几个妇女就吵着说负担重。”

    农民负担问题是一个全省性的老大难问题,在成津,要求农民上交地税费除了农业税、农林特产税、屠宰税和提留统筹以外,还有以资代工的积累工、义务工等等,这些都是正规的税费,其他还是宅基地使用费等说不清楚的税费,而粮食收购价就在四毛钱,扣除了农药、化肥等基本成本,每亩农田的收益甚至为负数。

    侯卫东作为县委,很了解当地的实际情况,也采取了不少手段,可是现实如此,他作为县委是最基层地官员,没有制定和修改政策的权力,亦就无法彻底解决此问题,他所能做的事情就是尽量遏制乱收费,可是,就算没有乱收费现象,正规的税费也让种田的村民没有多少收益。

    这是一个类似于皇帝新衣的事实,侯卫东不愿意成津县变成了喊出真相的那个人,这个人固然崇高,对社会进步肯定有推动作用,可是对于成津的展却没有多少好处。

    “李部长,赵部长的主要责任也不是农民负担,你想办法转移赵部长地注意力,尽量回到基层组织建设这个主题上来,你悄悄也给莫为民说一说此事。”侯卫东又补充道:“我马上给粟部长打电话,他对成津很好,会帮着你打埋伏。”

    小车沿着新修地公路一路飞奔,望着迎面而过的一块块田土,侯卫东心里有些忧愁。

    远远看到了双河村小学校飘扬地红旗。侯卫东接到了祝焱的电话,他先道:“听段市长说,今天地会开得很好。我认为沙茂磷矿区对于胜宝集团是有吸引力地。”

    谈了几句工作,祝焱话锋一转,官腔尽去,道:“卫东,小梅的事情你多操心了。晚上我想请李晶吃一顿便饭,纯粹私人角度,你、我、李晶,就我们三人。”不等侯卫东说话。祝焱又道:“按理说,我作为父亲,应该跟着小梅到美国,可是实在是走不开。”

    侯卫东理解祝焱的心意,道:“祝你放心,这一次精工集团派出了一个小组到美国。李晶董事长也跟着去,绝对不会出意外。”

    “这一点我倒不担心。”祝焱顿了顿,道:“我就直说了,你和李晶应该很熟悉,她办了此事,真的没有任何要求吗”

    侯卫东想了想,道:“李晶这人我接触得久了,当年在益杨上青林镇之时,我二姐侯小英就曾经与她一起开过石场。那时她还没有什么产业。接触了六、七年,据我观察。她是一个可以信任的女人,这一点我可以保证。”官场之人向来讲究留有余地。侯卫东这个保证却没有给自己留有余地,祝焱是何等聪明之人,听了此语,便知侯卫东与李晶关系很深,他心里也就真正踏实下来,道:“卫东,你很好,我当年没有看错你。”

    回到了成津县小招待所,刚过十二点,李致在院门口等着,也不寒暄,道:“赵东将那些材料收在一起,读了老半天,脸上不太好看,你得注意一些。”

    侯卫东早就有心理准备,道:“农民负担是大问题,在沙州四县中,成津算是最轻地,真要强行减负,至少得从省一级开始,大政方针,我们县级城市根本无法作主,只能执行。”

    他一边说,一边走进了小招一号楼。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