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高榕听到尹明如此说,在文件上签字:“科委农业科研基地项目布置于益杨,符合实际情况,建议由科委与益杨县共同提一个方案,报市政府研究后实施,请刘市长阅示。” 对于刘兵来说,建一个农业研究基地是小事,他见高榕签了字,手就写了龙飞凤舞的两个字:“同意。” 县委书记马有财是国庆节以后才回到益杨县,此时杨森林快刀斩乱麻,已将农业科研基地定了下来,基地定点于新管会内,占地一百五十亩,每亩五万元。对于此事,马有财心有不快,只是杨森林手里有刘兵签字的尚方宝剑,他默认了这个结果。 在随后的一次常委会上,刘兵道:“常委会重大事项议事制度,是铁一般地纪律,任何人任何事都要按照这个制度办事,否则就是对民主集中制地践踏,是对常委会领导集体的否定。” 这个帽子很大,杨森林在鼻子里“哼”了一声。 农业科研基地项目是岭西农业科技改造地子项目。中央财政专项经费为主体,地方配 之三十,在侯卫东的多次汇报之下,益杨县政采纳了案。由侯卫东代表益杨县科委与市科委协商。在农业科研基地内单独设立一个益杨野生菌研究所,但是直属于益杨县科委,算是这个项目对县科委最直接地回报。 侯卫东最真实的想法是借着益杨野生菌研究所这个项目,将科委的办公条件彻底改变。电脑以及老古薰家俱都换掉,办公条件好了。经济宽松了,科委同志才有自豪感和荣誉感。否则一切思想工作都是白费劲。 项目开工建设以后,侯卫东让周永泰作为益杨科委的代表,负责协调、监督工程,侯卫东则当甩手掌柜。 科委日常工作琐碎,多是日常务。侯卫东每天上午只花半个小时。就将事情办完,他便处于无所事事之中。以前在县委办和新管会之时,他很少到石场去,这时他有大把大把地时间人,他就经常开着皮卡车到石场和火佛煤矿,即照看了企业,又在广阔地大自然中享受生活。 由于这几年基建项目很多,石场一直不愁生意,几年下来,石场的管理人员以及工人都成了熟练工,侯卫东只需看了看炸药用量,便大体上算得出每月的营业额,相差极小,狗背弯石场、英刚石场以及下青林条石场,已经成为他稳定的利润来源。 而火佛煤矿地经费则困难重重,由于行情长期不振,销售困难,料场的煤炭堆积如山,另外还有一些用煤大户则总是拖欠着煤款,如果不是三个石场不断输血,这火佛煤矿就要维持不下去了。 十一月五日,侯卫东开着蓝鸟车到了岭西,岭西火电集团下辖好两个火电厂,其中一个就在茂云,火佛煤矿距离茂云火电厂不远,侯卫东接手火佛煤矿以来,就开始给茂云火电厂送煤,数月过去,火电厂一分钱未结,火佛煤矿副厂长数次去找了火电厂,对方总是推脱经济紧张,不肯支付煤款。 眼见着工人工资越差越多,不少设备也需要添置,而石场地钱投进去就如石沉大海,根本没有回报,侯卫东这才明白周强为什么急于将煤矿出手:“虽然前途是光明的,但是道理也太曲折了,恐怕没有等到光明前途到来,火佛煤矿已经跨掉了。” 这就是理论与现实地差距,也是办公室拍脑袋与真实情况的差距。 见到火佛马上就要停产,侯卫东也确实心急了,把认识的人回想了一遍,料想到财政厅应该与火电集团有些关系,便试着给省财政厅蒋副厅长打电话。 这两年过春节,侯卫东都在祝老爷子家里遇到了蒋副厅长,从坚持年年报春节给老领导拜年这一点来看,蒋副厅长应该是重情义之人,侯卫东就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打了电话。 侯卫东的判断大体上准确,蒋副厅长稍为犹豫,答应了此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