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侯卫东以前当新管会主任的时候,就感觉县里在土地管理上不规活靶子,他权力很大,重大事件给祝焱报告一声便开始实施,莫说三十亩土地,就算是一百亩土地,他说了也要算数,他暗道:“这些事情要上常委会集体决策,也就意味着县长杨森林的许多权力被剥夺了,马有财这招很高明啊,即符合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又符合科学决策的潮流,还不动声色地将权力集中于常务会,看来杨森林的日子不好过。” 侯卫东此时并不关心东风压倒西风还是西风压倒东风,他只想把项目落实,然后把科委搬到基地去,免得看益杨县里某些小人的脸色。 高副县长最后表态道:“这个项目不错,我是支持的,你就以科委名义打一个报告。” 侯卫东是一个倔强之人,他认准的事情,即使困难很大,他也不会害怕,以前在上青林修路,当时什么条件都不具备,最终还是让他办成了,这一次搞农业科研基地,条件很成熟,他更不会放弃。 走出高副县长办公室,他就上了四楼,来到了县委季海洋办公室,将农业科研究基地的事情给季海洋说了。 季海洋道:“这是好事,我当然支持,估计常委会也能通过。” 侯卫东与季海洋关系不一般,说话很直接,道:“什么时候能开常委会这个项目要快,市科委尹明主任催得很急。” 季海洋笑道:到东三省考察去了,估计还有半个月才能回来,这事涉及到地方配套,按照常委会的新规定,这事是要等到马书记回来定得下来。” 侯卫东诚恳地道:“科委主任本身就没有多少事,我可不想天天看喝茶报纸,做成这个项目,对益杨科技发展有好处,我也没有算白过日子。” 季海洋拍了拍侯卫东的肩膀,道:“上了常委会,我会为这个项目说话的。” 益杨县科委很快将报告送到政府,过了两天,仍然没有消息。 侯卫东又去找高副县长,高副县长道:“我签了意见,已经送到了杨县长那里。” 侯卫东抱着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立刻去找县长杨森林。 杨森林态度很和蔼,道:“我看了文件,这是好事,我当然支持,纳入今年重点项目,县里重点跟踪。”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