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林的日子 第三百零五章苍海桑田(下)-《官路风流》


    第(3/3)页

    当满天鞭炮乱炸之时,一九九八年扑面而来。

    从九七年下年以来,县委杨森林比刚到益杨时低调了许多,尽量依着祝焱地套路走,并不想过于突出自己地思想。

    这样做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他只是主持工作的县委副书记,身份限制,让他不能大刀阔斧地开展工作,他要忍到转正,这才能实现自己地政治理想。

    另一方面,他在益杨遇到了一张看不见的网,让他欲使力而不能,上一次重要人事任命上败下阵来,益杨的局行一把手们皆为多年战火熬出来的老手,素来讲究“不见鬼子不挂弦、不见兔子不放鹰”,对杨森林持敬而远之的观望态度,不得罪也不亲近,没有下面一把手的配合,杨森林的话在益杨就不太灵光。

    杨森林明白其中的问题,韬光养晦,等待着时机。

    而这半年来,马有财与几个老钱、老刘、老柳等常委关系搞得很不错,他与易中岭到省里跑了几趟,隐约听到了一些风声,便到省党校跑了几趟,与祝焱把盏言欢,相谈甚欢,同时又多次向市长刘兵汇报工作,并与刘兵一齐到沿海考察,顺便去了一趟香港。

    杨、马两人打起肚皮官司,皆在等着机会,也就没有用过多精力去关注手下的头头脑脑们。

    侯卫东趁着这难得的历史时机,狠狠地抓了些实事,九八年一月,秀云药厂、啤酒厂、轴承厂等几个厂的厂房都已经起来了,虽然投产还有一些时间,可是十几幢厂房同时拔地而起,却很有些气势了。

    步高的房子也建起了六幢,还没有封老弟要到茂云地区任副书记,祝贺,祝贺,这是正儿八经的副厅级干部。”

    侯卫东心里暗自“格”了一下:“祝书记要到茂云去当副书记”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