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林的日子 第二百零七章 拉锯(三)-《官路风流》


    第(2/3)页

    祝焱又听大家讨论了一会,忽然道:“侯卫东,你陪了张木山三天,说说你的想法。”

    马有财只在三年前见过侯卫东一次,一时想不起这个年轻人是谁。

    侯卫东面对县委书记和县长。也并不怯场。其信心来源于对上青林地了如指掌。判断庆达集团十有会投资上青林。”

    “我的理由有三条,一是水泥厂一般需要靠近原材料基地,上青林是沙州最大的原材料基地,我去过梁武县,他们的矿石虽然品质也不错,可是埋得较深,开采难度比上青林大得多,也就是成本要高得,作为大型水泥厂,这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侯卫东当年搞碎石协会的时候,与秦大江等人专门到全省较大的矿石基地考察过,也去过梁武县,因此印象很深。

    “理由之二,沙州近年来发展迅猛,建设规模比真州大得多,距离岭西也近,区位优势强于真州,而且上青林有交通优势,梁武地石场在罗盘山上,距离县城一百多里,距离真州至少有四百里,道路条件也很差。我们这里从上青林到沙州是一路通畅,到岭西不过五个小时。”

    “理由之三,我跟张总接触了好几天,他下乡当过知青,又当过兵,是一个办实事的人,我从其言谈中感觉到他对

    很感兴趣,当然,这只是我个人感觉。”

    侯卫东越谈信心越足,道:“综上所述,我认为张木山老总会选择上青林建厂。”他笑了笑,道:“如果他选择梁武,也就不会成为岭西的优秀企业家。”

    祝焱眼睛一亮,暗道:“这个小伙子还真不错,与我的看法基本一致。”

    等侯卫东说完,他不紧不慢地道:“刚才听了大家的意见,我也谈谈想法。”

    众人都认真地听着县委书记发言,手中的笔更没有闲着,飞快地在纸上划动着。

    “不管张木山是什么态度,只要他们没有跟梁武那边签约,都不能放弃,我们是员,为了益杨的利益,要拿出点厚黑精神,将这事一追到底。”

    “我建议成立益杨水泥厂项目领导小组,由马县长挂帅,高副县长具体来抓,成员包括计委杨大金,青林镇刘坤,还有侯卫东。”

    祝焱手指在空中点了几点,道:“侯卫东要与本职工作脱钩,专心致志地做好水泥厂引资项目地工作,什么时候水泥厂签约,你才能回组织部上班。”

    侯卫东在青林镇自由惯了,让他规矩地坐在组织部综合干部科办公室抄抄写写,是一件痛苦的事情,祝焱这样安排,给了他很大的活动空间,很合其心道,他表态道:“祝书记放心,我一定拿出厚黑精神,把张总盯牢了。”

    祝焱露出了不易察觉的笑容,心道:“侯卫东不过二十六、七的年龄,居然敢在县委书记和县长面前侃侃而谈,没有半点怯场,真是少年可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