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 读书人-《混在19世纪美利坚》
第(3/3)页
这衣服真是土爆了,虽然是第二次见,但萨莉依旧忍不住心中吐槽,脚步并不停留,转身进了自己办公室。
现代中国人经常听到外国人嘲笑满清时代中国人的辫子是猪尾巴,于是就破防了。
大可不必。
实际上,如果当时留着辫子的中国人能杀的他们血流成河,跪地求饶,这辫子也会成为强大而又时髦的象征与标志,成为各国纷纷效仿的对象。
这个道理并不难理解。
武力决定一切的观点,并不是作者君随便就得出的结论。
嘲笑辫子的种种事件,发生在从鸦片战争开始西方多次大获全胜之后。而之前近一百多年的贸易战里,没听说这种事情。
汤姆看这辫子很不顺眼,在他看来,留长发的人都是傻鸟。在这个半辈子都在研究如何杀人更有效率的人看来,长头发就像个把柄,除了方便敌人弄死你,嗯……还能很方便提着走之外,一无是处。
“在下刘培安,见过东家。”
“我需要个中文老师,你被雇佣了。包吃包住,每月30美元。”
陈胖子翻译后,中年人有些傻眼。这么直接?一点客套都没有。他怀里还有份建议书没拿出来呢。
不过,既来之则安之,当这少年洋鬼子的老师,总比在工地上干活强百倍。
于是他一拱手:“感谢东家看重。”他说着蹩脚的英文,“我还有份建议书,请您过目。”
汤姆接过打开一看了一眼,不动声色的递给陈胖子:“回去翻译一下,明天形成报告交给我。”
陈胖子一看,傻眼了:“这个……少爷……我不会写英文。再说,这上面好多字我都……不太熟……。”
不太熟?汤姆忍不住了:“……饭桶!”
陈胖子尴尬的一笑。
这时门开了,一个少年手按枪柄,目光警惕:“少爷您叫我?”
众人:“……”
挥手让饭桶出去,汤姆决定转移话题:“我看你的衣服不太合身啊。”
中年人道:“在中国,这是读书人的装束,如今只有这一件,见笑。”
汤姆笑道:“没关系,我有几个裁缝,你可以让他们给你多做几件。”
刘培安听懂了,拱手:“三克油,外瑞妈去。”
汤姆忽然道:“你的长袍为什么开四个叉?”
汤姆以前当然见过长袍马褂什么样,这种旧文人装束建国后很多年都有人穿。
刘培安心想这是什么鬼问题,这少年洋大人好奇心未免太重,说。道:“……这种长袍很适合……骑马,在中国,是很常见的式样。”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