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粮食与铁匠(1)求收藏,求推荐!-《锄清》


    第(2/3)页

    就算这东西有着很多弊端,但是,单单这亩产,就足以让它迅速扩散开来了啊!

    莫说是粮食了,等到了饥荒年,哪颗树上还有叶子哟!

    “我已经让刘公公带着小宦者,开始培育新种,如此一来,不消三五年时间,当能达到三千斤以上的亩产。”

    有一句话他没有说,红薯的产量虽然计算起来是这么高,但是,这个时代的红薯,因为没有选育良种,是以藤蔓很旺盛,甚至藤蔓上还会生长小红薯。

    如此一来,养分被分散掉,密集种植的时候,平均产量并没有单株产量高。

    而且,最重要的是,等到藤蔓爬满了沟垄的时候,需要将藤蔓翻过来,晒死气生根,不使养分分散,这需要四五次之多。

    这东西,对人力也很是需要的。

    “够了!够了!”张思源欣喜欲狂。

    “殿下,郧阳、淅川那边都是山区,按照您说的,正适合种植红薯。

    殿下,这是活民无算的无量功德啊!”

    ……

    因为高抬教化的原因,后世人们提起了地主,就不会生出了好感。

    什么巧取豪夺啊,什么粮食腐烂也不给百姓吃啊……该死理由一大堆。

    实际上,可以这么说,中华民族的维持,华夏思想的传承,九成九都在他们身上。

    但凡地主,周边修桥铺路的活,大都是他们默默地做了,遇到了灾荒年,更会不顾损失捐献粮食,开设粥厂。

    因为他们周边的百姓,是给他创造价值的庸户,土地,价值在生产,而不是在荒芜。

    一旦哪个地主做的过分了,一无所有的庸户,可是会挪窝的!

    名声臭了的地主,空有土地又有什么用呢?

    只可惜,中华是一个土地稀少的地方,用世界上最差的耕地,养育了最多的人口。

    粮食的差额,就算是将地主全部刮了,也凑不够……

    土地有限,产出有限,纵然地主囤地,粮食却是屯不住,终归是要流入市场的。

    民众,家贫,地少,产出不丰,粮食人均全年合不到五百斤……这就是华夏的现状!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