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侯吉献酒-《我外婆是武则天》
第(1/3)页
(感谢书友20190101193112476的百赏...谢谢!)
“薛师...厉害...!”
“薛师...威武...!”
“哇哈哈...我大唐要说猛将只有薛师一人呀...!”
...................
白马寺的后堂中,一波波的马屁声,向着薛怀义袭来,此时的薛怀义正是喝的畅快的时候,一边将自己给剥的精光,一边举起酒杯,不停的向四周敬酒。
要说这位薛怀义还真的是有点料子的,个子最少一米八以上,一副完美的腹肌,属于典型的那种中老年妇女喜爱的模样。
听着这位那滚滚而来的马屁声,更重要这些马屁声不是不通文墨的田舍汉马屁,而是那些心有文墨的文人马屁,这些马屁让薛怀义畅爽不已。
不过,这酒喝着喝着,突然在外面走进来一位男子。
这位男子名叫侯吉...这位侯吉呀,本是秦岭人,后来凭借自己的努力十年寒窗苦读来到了洛阳,只是此时的大唐,你一名寒门学子很难得到重用的。
所以侯吉考了很多年,都名落松山,家中的老母死了,跟着老爹也死了,后面妻子也跟着死了,侯吉还是不中,后来侯吉醒悟了。
大唐寒门要想可以中,那就必须投行卷。
唐代,科举中的礼部试不糊名,糊名但用于考中后在吏部的释褐试。
因此,知贡举等主试官员除详阅试卷外,有权参考举子平日的作品和才誉决定去取。
当时,在政治上、文坛上有地位的人及与主试官关系特别密切者,皆可推荐人才,参与决定名单名次,谓之“通榜”。
因而,应试举人为增加及第的可能和争取名次,多将自己平日诗文加以编辑,写成卷轴,在考试前送呈有地位者,以求推荐,此后形成风尚,即称为“行卷”。
由于进士科录取人数甚少,下第者众,登第艰难,准备独特的题材从事行卷,是应举者的重要活动。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