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秋闱(三)-《宣和画卷》


    第(2/3)页

    整个山水科的考生大概十四五人,都是五湖四海推举出来的人物,年纪各不相同,从黄发垂髫到白发苍苍,不一而足。

    楚风算是其中年轻的一个,但考场中也有一个看起来不过十二三岁的小孩子。

    这小孩子坐在第一排,当考试的题目刚刚公布不过几个呼吸的时间,他就拿起墨条匆匆的磨墨,而后马不停蹄的潜心画了起来。

    桌子对于他来说明显有些高,于是小孩子专注趴在齐胸口高的桌子旁作画的情形,实在有些好笑。

    不过楚风并没有笑,他分明从那孩子侧后方的身影里,看出了“志在必得”四个大字。

    自古英雄出少年,谁能确定眼前的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小孩子,不是什么历史上的知名人物呢?

    只可惜现在没有办法上前询问姓名罢了。

    楚风有一搭没一搭的想着,也不着急作画,他便也为自己身前的砚台上加了些水,磨起墨来。

    他在看前排的小孩子,更多的人却在看他。

    刚刚进门的时候,考官唤出楚风名字的声音实在是太大的些,于是大家这时候纷纷将目光投到了楚风的身上,好奇的打量着这个名声满京华的家伙,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物。

    用四个多时辰来完成一幅盈尺大小的画,的确没有人会着急。

    门口站着卫兵,面容整肃,偶尔被考官使唤着倒些茶水之类,轻手轻脚的进进出出。

    窗外有熹微蝉鸣,但这毕竟已经是九月份的天气,暑意几乎尽去了,所以蝉鸣的声音也早已低落下来。

    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

    楚风在心中默默念诵着这句诗,看着墨条在砚台的清水中浸润出细腻的墨汁来,心里思付着,这样的画面,到底是画水墨好呢,还是淡彩好呢……

    画院的考试只限制科目,并不限制用色与用笔。从楚风之前所做的那些写意画来看,这个时代的人们还是大多无法接受的,所以这一回考试的画作便集中在了写意画上。

    寇准这首诗幻化自韦应物的句子,那种浅淡清丽的诗风,自然不可能用太过浓墨重彩的金碧山水来画。

    这些判断,是十分初级的,只要对这首诗的来由有一定了解,在画技上有一定造诣的人,自然可以判断的出。

    只是……楚风想着之前傅乐和师兄曾经说过的话,他说,画院考试最好要出奇出新才能取得好的名次……

    这道理其实跟后世高考的作文差不多,若是只想混个平均分的话,来一个类似八股的议论文,抓住了那句“凤头豹尾猪肚”的奥妙,再有一笔不会令阅卷老师厌恶的字迹,就已经足够了。

    但若是想要拿到真正高分,这种简单的方法当然是不行的,要求新,要求异,而且这新和异不是胡乱来的,要有足够的风采和格调。

    画院的考试其实也差不多。

    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

    楚风一遍又一遍念着这句话,无论从什么样的角度来考虑,都很难做出什么另辟蹊径的举动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