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风乎舞雩-《宣和画卷》


    第(2/3)页

    程源先生意识到了什么,只是误解为楚风的父亲早亡,自知失言,皱了皱眉头,却不再多做安慰。

    楚风倒也不在意,也知道老师不是那种会安慰人的性子,再者,他也并不需要别人同情。

    “虽说这话可能对你父亲不敬,但我这个做师父的也必须要说了。”程源先生看着那四幅画作,蹙眉头,“你动笔动的早,按道理说,不足六七岁的孩子,不论是书法还是画道上,都不应该轻易动笔的。小孩子骨弱,开始学习的时候必定力道不足,那就需要用其他东西去补,最常用的,便是姿势。握笔的姿势不完善,运用的力道上自然会有问题。如果只是普通人也就罢了,你若是想要在画道上精进,这是一个非改不可的问题。楚郎,你握笔的时候,明显笔尖会微微右倾,这就是手指施力不足,用手臂来补救的结果。”

    从画作上就能看出自己握笔姿势的问题,楚风心中惊叹之余,也不免老脸一红。

    古人在这一点上与后世之人很不相同。千年之后,父母们恨不得孩子们生下来就会写字的,也会以自己孩子三岁就会写多少多少个字为荣。但是如今这个年代的古人,是从来不会鼓励孩子们提早用笔的。

    在他们看来,儿童六七岁开始习字最佳。倒也不是因为别的什么,只是孩子三四岁、四五岁的时候,手指、手掌、手臂的种种关节肌肉还没有发育好,这时候写字自然会失掉很多形神的东西。而且一旦形成习惯,日后就更加难以更改了。而这一点,也正是楚风所面临的问题。

    这个问题他是知道的,千年之后的那位老师也指出过,但他那时候已经急于参加艺考,一时间的生拉硬板是纠正不过来的,只想着日后再更改不迟。

    而且,说实话,他握笔的姿势虽然不甚标准,但只是有些微的差距罢了,按楚风的想法,应该是不会有什么问题耽搁的,没想到,如今却被程源先生抓了个正着。

    “这不是小事,你手指施力不足,手腕的撑持就会略显僵硬,不够舒展流畅。不过说来也怪,你那幅《西湖烟雨图》为何要好很多,我当时从那幅画上并未看出来……”程源先生沉吟道。

    楚风闻言,下意识的回忆了一下当天作画前后发生的所有事情,冷不丁想到了一个原因,一时间面色更红。也说不清到底是应该羞愧,还是应该付之一笑了。不免有些尴尬的红着脸,讪讪的摸了摸鼻子。

    “怎么?”程源先生见状一怔,“看来你是知道的?不妨说来听听。”

    “呃……”楚风挠了挠头,回忆着那天的情状,有点不好意思,“那天作画之前……喝了点酒,不知道跟这个有没有关系。”

    程源一愣,继而抚掌大笑道:“有趣!有趣!都说酒壮怂人胆,你的胆气没壮,不过腕上的确是放松了很多!原来如此,看来楚郎是喝醉之后颇有几分轻狂之气的,都抒发在笔端了。”

    “酒壮怂人胆”,这怎么听都不是一句好话,偏生被老师用在了自己身上,楚风听着,不禁尴尬的笑了笑。

    不管怎么说,未成年人饮酒总是不对的嘛。虽说这个年代没有蒸馏手段,酒的酒精含量都是极低的,不过自己的酒量……嘿嘿。

    只听程源先生接着道:“用酒去放松手腕只能缓解一时,却不能更改一世。你既然拜我为师,首先我要你改的就是这件事情。你若是改不成,以后的东西,我也没有办法教授了。”

    楚风见老师说的郑重,哪里敢不听,当下郑重应了。心里也不由得默默地想,正所谓严师出高徒,程源先生对自己要求严厉正是一件好事。

    说罢,程源先生也不做耽搁,直接塞了根毛笔在楚风手里,让楚风随意写画些什么给自己看。

    楚风应了,也不沾墨,只在桌子上写了个“永”字。

    程源先生颔首道:“永字八法,但从这上瞧,你在书法上应该也是有些造诣的。但是你自己看看,很明显,你的右手中指握笔的位置太过偏近笔杆中央了,正是因为如此,施力的时候才会显得不足,少不得用手腕、手臂的力量去补全,结果就有了些右倾的意思。”

    说罢,程源先生将楚风握笔的姿势一一纠正了,满意之后点了点头。

    “可以了,你去吧。”

    “啊?”楚风微微一怔。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