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深藏功与名-《宣和画卷》


    第(2/3)页

    范秋白睁着一双大眼睛,好奇的问:“楚郎君的丹青,就是跟随这位文端先生学的么?”

    “非也。”刘正卿笑道,“文端先生好的是纂刻之道,楚风跟随学习。”

    “原来如此。”范秋白点头应了,心里自行思付着:这位楚郎君真是厉害啊!除了作画之外竟然还会纂刻。相比之下,我这么点微末的道行实在太不值一提了。

    几人相约进了房中,老张先去后院通报了,另外三人就等着进去拜会。

    不多时,却见老张率先走出,恭恭敬敬的帮着撩起了帘子,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面容和善的走了出来。

    “一鸣,你来了。几日不见,精神勃发,很好。唔,这一位就是范家娘子了吧?”文端先生捻须而笑。

    几人连忙上前请安。

    “老先生才是,精神愈发矍铄了。”刘正卿躬身施礼。

    之前刘正卿帮着稍稍介绍了一下,范秋白带着飞白恭敬一福,道:“陆老先生安好,奴家陕西华原氏范秋白,老先生唤我‘秋白’便是。”

    “华原范氏?”文端先生想起了什么,思付道,“范中正是你什么人?”

    “正是家祖。”

    “原来是范家的女郎。”文端先生奇道,“我记着范氏似乎一直在东京、西京往来,什么时候搬到这江左之地了么?”

    范秋白听文端先生话里话外似乎与本家十分相熟的,一时不敢怠慢,恭谨回答道:“老先生所言不错,范家大部分人丁都在北地,只是在这杭州城里也开了家书画行,所以奴春秋时节偶尔会过来住一段时间。”

    “原来如此。”文端先生颔首,又见范秋白隐隐有迷惑之意,便笑着解释道,“老夫与贵宗族的范青范荆州相知,所以对贵宗族略知一二。”

    “啊!范青正是奴的伯父。”范秋白一双眼睛亮亮的,又惊又喜,又慌忙敛了一礼,“并不知道有长辈在城中,否则定来拜访的!是了,我记得伯父曾经提到过一位故人,说是当日同僚,来往畅快,出身山阴陆氏……老先生您莫不是……”

    文端先生闻言面露喜色,笑道:“哦?原来那个老家伙是如此在背后说我的么!不错,那正是老夫了。也不知范青那家伙如何了?几年前他高升,我往东京去信,带信人回来说范青辞官悠游山水去了,不知行踪。我又托人往你们华原老人问,也没得到什么答复。”

    “伯父几年前的确在随意走动,去年才回了华原,想是这一来一往错过了!”范秋白喜道,“晚辈回去就给家中去信,定能帮着老先生联系上。”

    “甚好!甚好!”文端先生笑道,“是了,你代老夫问问他,这一走了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连个故人都不想理会了么!之前他还托我为他刻一枚寒山石印,他那印章我都已经刻好三载,若是他再不来拿,我便要随意送人了。”

    范秋白觉得这位老人家十分和蔼可亲,笑着多聊了几句。

    倒是刘正卿在一旁听着,暗暗心惊。原本以为这位陆文端陆先生只是一个寻常老人,手上有几个闲钱便开了这么一家书画行养老的。没想到,他竟然是出身于山阴陆氏那样的大族?

    是了,怨不得前些日子老先生要清明回乡祭祖。这五六日的路程,来回算下来,应该就是回山阴了。

    这样一间小小的书画行,知客是书画两不俗的少年英才,东家是山阴陆氏这样的一地豪族。真可谓是卧虎藏龙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