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巴德提比拉王朝-《世界演义》
第(3/3)页
bc3865年,恩美·加勒·安娜建立巴德提比拉第二王朝。
圣·图穆斯thedivinedumuzi,统治时间:30年,bc3785--3755年。前缀:神圣。
bc3785年,圣·图穆斯建立巴德提比拉第三王朝。
前面有介绍过图穆斯的传说,按照传说,其为埃利都末代王的外孙。同时也被后人神化为植物之神图穆斯。
bc3760年,圣·图穆斯攻占了埃利都。巴德提比拉成为美索不达米亚新的政治中心。
卢拉尔,统治时间:33年,bc3755--3722年。
bc3755年,圣·图穆斯的儿子卢拉尔继承了巴德提比拉王位。
巴德提比拉供奉着圣·图穆斯和儿子卢拉尔的神庙。
bc3505年,巴德提比拉被拉尔拉克王朝攻占。延续了280年统治的巴德提比拉第三王朝灭亡。
历代苏美尔人都信奉“君权神授”的说法,但是巴德提比拉被攻占,人们不再相信这种说法,而开始信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从此开启了苏美尔各邦内战的序幕。
而苏美尔人为了适应“君权神授”的说法,就连国王纪年,也要云山雾罩的写成多少万年的统治。使得后人解读《苏美尔王表》如同进行密码破译一样,不过还别说,其中还是有规则的。而且规则就在王表当中写着,只是一般人不会注意,当然即使注意了,也不容易计算。其实苏美尔人的纪年法有些类似于中国的干支纪年法。两者都是60进位纪年法,不过苏美尔人更进一步发展出360进位法。而干支纪年法是结合10和12两者取最大公约数,形成十进制与十二进制的混合进位法。
简单说一下:其中60进位纪年法通常用来描述君王个人的在位年数。一般大于60的就是无效数字,通常要再减60年,当然也不能排除特例的存在;相应的,360进位纪年法通常用来描述朝代的执政年限,在《苏美尔王表》中主要用来描述洪水之前的各朝代,其统治者已经无法考证,所以只能用朝代名字列表,而朝代的执政年限不可能简单用60年来表示,而是用360年来表示。一般大于360年的朝代就要存疑了,通常也要减360年。所以除法和减法在其中可以大行其道。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