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太阳系的形成-《世界演义》
第(2/3)页
先贤:“木星是太阳系从内向外的第五颗行星,亦为太阳系中体积比较大、自转最快的行星。它的质量为太阳的千分之一,但为太阳系中其它七大行星质量总和的2.5倍。
木星在形成的过程中经历过漫长的与太阳的引力斗争,最终木星终于克服太阳的引力作用,成功成型。木星的卫星现在已经发现68颗,这说明木星的引力作用非常强大,俘获了大量的卫星。
约45.3亿年前,有一颗与火星同等大小,质量约为地球10%的天体“忒伊亚”。
在太阳与木星的引力斗争中忒伊亚被甩出木星的引力范围,以每秒5千米左右的速度撞向地球。剧烈的碰撞不仅改变了地球的运动状态,使地轴倾斜,而且还使忒伊亚被撞击破裂。
这次碰撞也改变了地球环绕太阳的轨道距离。如果没有这次碰撞,可能地球将与太阳距离更远,从而使得地球上生命的产生更加艰难,甚至难以生存。
碰撞的过程中,忒伊亚的地幔物质蒸发,产生大量的气体,并且以极大的速度携带大量粉碎了的尘埃飞离地球。这些飞离地球的物质,既有忒伊亚的地幔物质组成,也有少部分地球上的物质,比例大致为0.85:0.15。
在忒伊亚破裂时与地幔分离的忒伊亚星体的金属核,因受膨胀飞离的气体所阻而减速,大约在4小时内被吸积到地球上。
飞离地球的气体和尘埃,并没有完全脱离地球的引力控制,通过相互吸积而结合起来,先形成几个分离的小月球,再逐渐吸积形成一个部分熔融的大月球。
月球成型后逐渐远离地球。大约数十亿年后,就可能脱离地球的引力轨道。”
“什么?月亮以后会脱离地球?”
“然也。”
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和所有受到太阳的引力约束天体的集合体:8颗行星(由离太阳从近到远的顺序):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以及至少164颗已知的卫星、5颗已经辨认出来的矮行星(冥王星、谷神星、阋神星、妊神星和鸟神星)和数以亿计的太阳系小天体。这些小天体包括小行星、柯伊伯带的天体、彗星和星际尘埃。
广义上,太阳系的领域包括太阳,4颗像地球的类地行星,由许多小岩石组成的小行星带,4颗充满气体的类木行星,充满冰冻小岩石,被称为柯伊伯带的第二个小天体区。在柯伊伯带之外还有黄道离散盘面和太阳圈,和奥尔特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