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之竹书纪年-《世界演义》
第(2/3)页
六年,命卿士傅说。
视学养老。
十二年,报祀上甲微。
二十五年,王子孝己卒于野。
二十九年,肜祭太庙,有雉来。
三十二年,伐鬼方,次于荆。
三十四年,王师克鬼方。
氐、羌来宾。
四十三年,王师灭大彭。
五十年,征豕韦,克之。
五十九年,陟。
王,殷之大仁也。力行王道,不敢荒宁,嘉靖殷邦,至于小大,无时或怨。是时舆地,东不过江、黄,西不过氐、羌,南不过荆蛮,北不过朔方,而颂声作,礼废而复起,庙号高宗。
祖庚
名曜。
元年丙午,王即位,居殷,作《高宗之训》。
十一年,陟。
祖甲(《国语》作“帝甲”)
名载。
元年丁巳,王即位,居殷。
十二年,征西戎。
冬,王返自西戎(祖甲西征,得一丹山)。
十三年,西戎来宾。
命邠侯组绀。
二十四年,重作汤刑。
二十七年,命王子嚣、王子良。
三十三年,陟。
王旧在野,及即位,知小人之依,能保惠庶民,不悔鳏寡。迨其末也,繁刑以携远,殷道复衰(《国语》曰:“玄王勤商,十有四世,帝甲乱之,七世而陨。”)。
冯辛(《史记》作“廪辛”)
名先。
元年庚寅,王即位,居殷。
四年,陟。
庚丁
名嚣。
元年甲午,王即位,居殷。
八年,陟。
武乙
名瞿。
元年壬寅,王即位,居殷。
邠迁于岐周。
三年,自殷迁于河北。
命周公亶父,赐以岐邑。
十五年,自河北迁于沬。
二十一年,周公亶父薨。
二十四年,周师伐程,战于毕,克之。
三十年,周师伐义渠,乃获其君以归。
三十四年,周公季历来朝,王赐地三十里,玉十皞,马十匹。
三十五年,周公季历伐西落鬼戎。
王畋于河、渭,暴雷震死。
文丁(《史记》作“大丁”,非。)
名杞。
元年丁丑,王即位,居殷(自沬归殷邑)。
二年,周公季历伐燕京之戎,败绩。
三年,洹水一日三绝。
四年,周公季历伐余无之戎,克之。命为牧师。
五年,周作程邑。
七年,周公季历伐始呼之戎,克之。
十一年,周公季历伐翳徒之戎,获其三大夫,来献捷。
王杀季历。
王嘉季历之功,锡之圭瓒、秬鬯,九命为伯,既而执诸塞库。季历困而死,因谓文丁杀季历(执王季于塞库,羁文王于玉门,郁尼之情,辞以作歌,其传久矣。)
十二年(周文王元年),有凤集于岐山。
十三年,陟。
帝乙
名羡。
元年庚寅,王即位,居殷。
三年,王命南仲,西拒昆夷,城朔方。
夏六月,周地震。
九年,陟。
帝辛
名受(即纣也,曰受辛)。
元年己亥,王即位,居殷。
命九侯、周侯、邘侯(周侯为西伯昌)。
三年,有雀生鹯。
四年,大蒐于黎。
作炮烙之刑。
五年夏,筑南单之台。
雨土于亳。
六年,西伯初礿于毕。
九年,王师伐有苏,获妲己以归。
作琼室,立玉门。
十年夏六月,王畋于西郊。
十七年,西伯伐翟。
冬,王游于淇。
二十一年春正月,诸侯朝周。
伯夷、叔齐自孤竹归于周。
二十二年冬,大蒐于渭。
二十三年,囚西伯于羑里。
二十九年,释西伯。诸侯逆西伯,归于程。
三十年春三月,西伯率诸侯入贡。
三十一年,西伯治兵于毕,得吕尚以为师。
三十二年,五星聚于房。
有赤乌集于周社。
密人侵阮,西伯帅师伐密。
三十三年,密人降于周师,遂迁于程。
王锡命西伯,得专征伐。
约案:文王受命九年,大统未集,盖得专征伐,受命自此年始。
三十四年,周师取耆及邘,遂伐崇,崇人降。
冬十二月,昆夷侵周。
三十五年,周大饥。
西伯自程迁于丰。
三十六年春正月,诸侯朝于周,遂伐昆夷。
西伯使世子发营镐。
三十七年,周作辟雍。
三十九年,大夫辛甲出奔周。
四十年,周作灵台。
王使胶鬲求玉于周。
四十一年春三月,西伯昌薨(周文王葬毕,毕西于丰三十里)。
四十二年(周武王元年),西伯发受丹书于吕尚。
有女子化为丈夫。
四十三年春,大阅。
峣山崩。
四十四年,西伯发伐黎。
四十七年,内史向挚出奔周。
四十八年,夷羊见。
二日并出。
五十一年冬十一月戊子,周师渡盟津而还。
王囚箕子,杀王子比干,微子出奔。
五十二年庚寅,周始伐殷。
秋,周师次于鲜原。
冬十有二月,周师有事于上帝。庸、蜀、羌、髳、微、卢、彭、濮从周师伐殷(伐殷至邢丘,更名邢丘曰怀)。
汤灭夏以至于受,二十九王,用岁四百九十六年(始癸亥,终戊寅)。
周武王
名发。初,高辛氏之世妃曰姜嫄,助祭郊禖,见大人迹,履之,当时歆如有人道感己,遂有身而生男。以为不祥,弃之隘巷,羊牛避而不践;又送之山林之中,会伐林者;又取而置寒冰上,大鸟以一翼籍覆之。姜嫄以为异,乃收养焉,名之曰弃。枝颐有异相。长为尧稷官,有功于民。后稷之孙曰公刘,有德,诸侯皆以天子之礼待之。初,黄帝之世谶言曰:“西北为王,期在甲子,昌制命,发行诛,旦行道。”及公刘之后,十三世而生季历。季历之十年,飞龙盈于殷之牧野,此盖圣人在下位将起之符也。季历之妃曰太任,梦长人感己,溲于豕牢而生昌,是为周文王。龙颜虎肩,身长十尺,胸有四乳。太王曰:“吾世当有兴者,其在昌乎!”季历之兄曰太伯,知天命在昌,适越,终身不反,弟仲雍从之,故季历为嗣以及昌。昌为西伯,作邑于丰。文王之妃曰太姒,梦商庭生棘,太子发植梓树于阙间,化为松柏棫柞。以告文王,文王币率群臣,与发并拜告梦。季秋之甲子,赤爵衔书及丰,置于昌户。昌拜稽首受。其文要曰:“姬昌苍帝子,亡殷者纣王。”将畋,史编卜之,曰:“将大获,非熊非罴,天遣太师以佐昌。臣太祖史畴为禹卜畋,得皋陶。其兆类此。”至于磻溪之水,吕尚钓于涯,王下趋拜曰:“望公七年,乃今见光景于斯。”尚立变名答曰:“望钓得玉璜,其文要曰:‘姬受命,昌来提,撰尔洛钤报在齐。’”尚出游,见赤人自洛出,授尚书:“命曰吕,佐昌者子。”文王梦日月著其身,又蒨瑽鸣于岐山。孟春六旬,五纬聚房。后有凤凰衔书,游文王之都。书又曰:“殷帝无道,虐乱天下。星命已移,不得复久。灵祇远离,百神吹去。五星聚房,昭理四海。”文王既没,太子发代立,是为武王。武王骈齿望羊。将伐纣,至于孟津,八百诸侯,不期而会,咸曰:“纣可伐矣。”武王不从。及纣杀比干,囚箕子,微子去之,乃伐纣。渡孟津,中流,白鱼跃入王舟。王俯取鱼,长三尺,目下有赤文成字,言纣可伐。王写以世字,鱼文消。燔鱼以告天。有火自天止于王屋,流为赤乌,乌衔谷焉。谷者,纪后稷之德;火者,燔鱼以告天,天火流下,应以吉也。遂东伐纣,胜于牧野。兵不血刃,而天下归之。乃封吕尚于齐。周德既隆,草木茂盛,蒿堪为宫室,因名蒿室。既有天下,遂都于镐。
十二年辛卯,王率西夷诸侯伐殷,败之于坶野。
王亲禽受于南单之台,遂分天之明。
立受子禄父,是为武庚。
夏四月,王归于丰,飨于太庙。
命监殷,遂狩于管。
作《大武乐》。
十三年,巢伯来宾。
荐殷于太庙,遂大封诸侯。
秋,大有年。
十四年,王有疾,周文公祷于坛摐,作《金縢》。
十五年,肃慎氏来宾。
初狩方岳,诰于沬邑。
冬,迁九鼎于洛。
十六年,箕子来朝。
秋,王师灭蒲姑。
十七年,命王世子诵于东宫。
冬十有二月,王陟,年九十四。
成王
名诵。
元年丁酉春正月,王即位,命冢宰周文公总百官。
庚午,周公诰诸侯于皇门。
夏六月,葬武王于毕。
秋,王加元服。
武庚以殷叛。
周文公出居于东。
二年,奄人、徐人及淮夷入于邶以叛。
秋,大雷电以风。王逆周文公于郊。遂伐殷。
三年,王师灭殷,杀武庚禄父。
迁殷民于卫。
遂伐奄。
灭蒲姑(姑与四国作乱,故周文公伐之)。
四年春正月,初朝于庙。
夏四月,初尝麦。
王师伐淮夷,遂入奄。
五年春正月,王在奄,迁其君于蒲姑。
夏五月,王至自奄。
迁殷民于洛邑,遂营成周。
六年,大蒐于岐阳。
七年,周公复政于王。
春二月,王如丰。
三月,召康公如洛度邑。
甲子,周文公诰多士于成周,遂城东都。
王如东都,诸侯来朝。
冬,王归自东都。
立高圉庙。
八年春正月,王初莅阼亲政。
命鲁侯禽父、齐侯伋迁庶殷于鲁。
作《象舞》。
冬十月,王师灭唐,迁其民于杜。
九年春正月,有事于太庙,初用《勺》。
肃慎氏来朝,王使荣伯锡肃慎氏命。
十年,王命唐叔虞为侯。
越裳氏来朝。
周文公出居于丰。
十一年春正月,王如丰。
唐叔献嘉禾,王命唐叔归禾于周文公。
王命周平公治东都。
约案:周平公即君陈,周公之子,伯禽之弟。
十二年,王师、燕师城韩。
王锡韩侯命。
十三年,王师会齐侯、鲁侯伐戎。
夏六月,鲁大褅于周公庙。
十四年,秦师围曲城,克之。
冬,洛邑告成。
十八年春正月,王如洛邑定鼎。
凤凰见,遂有事于河。
武王没,成王少,周公旦摄政七年,制礼作乐,神鸟凤凰见,蓂荚生。乃与成王观于河、洛,沈璧。礼毕,王退俟,至于日昃,荣光并出幕河,青云浮至,青龙临坛,衔玄甲之图,坐之而去。礼于洛,亦如之。玄龟青龙苍兕止于坛,背甲刻书,赤文成字。周公援笔以世文写之,书成文消,龟堕甲而去。其言自周公讫于秦、汉盛衰之符。麒麟游苑,凤凰翔庭,成王援琴而歌曰:“凤凰翔兮于紫庭,余何德兮以感灵,赖先王兮恩泽臻,于胥乐兮民以宁。”
十九年,王巡狩侯、甸、方岳,召康公从。
归于宗周,遂正百官,黜丰侯。
二十一年,除治象。
周文公薨于丰。
二十二年,葬周文公于毕。
二十四年,於越来宾。
二十五年,王大会诸侯于东都,四夷来宾。
冬十月,归自东都,大事于太庙。
三十年,离戎来宾。
约案:离戎,骊山之戎也。为林氏所伐,告于成王。
三十三年,王游于卷阿,召康公从。
归于宗周。
命王世子钊如房逆女,房伯祈归于宗周。
三十四年,雨金于咸阳。
约案:咸阳天雨金,三年,国有大丧。
三十七年夏四月乙丑,王陟。
康王
名钊。
元年甲戌春正月,王即位,命冢宰召康公总百官。
诸侯朝于丰宫。
三年,定乐歌。
吉褅于先王。
申戒农官,告于庙。
六年,齐太公薨。
九年,唐迁于晋,作宫而美,王使人让之。
十二年夏六月壬申,王如丰,锡毕公命。
秋,毛懿公薨。
十六年,锡齐侯伋命。
王南巡狩,至九江庐山。
十九年,鲁侯禽父薨。
二十一年,鲁筑茅阙门。
二十四年,召康公薨。
二十六年秋九月己未,王陟。
昭王
名瑕。
元年庚子春正月,王即位,复设象魏。
六年,王锡郇伯命。
冬十二月,桃李华。
十四年夏四月,恒星不见。
秋七月,鲁人弑其君宰。
十六年,伐楚,涉汉,遇大兕。
十九年春,有星孛于紫微。
祭公、辛伯从王伐楚。
天大曀,雉兔皆震,雉兔皆震,丧六师于汉。
王陟。
穆王
名满。
元年己未春正月,王即位,作昭宫。命辛伯馀靡。
冬十月,筑祇宫于南郑。
自武王至穆王享国百年。
以下都于西郑。
六年春,徐子诞来朝,锡命为伯。
八年,北唐来宾,献一骊马,是騄耳。
九年,筑春宫(王所居有春宫、郑宫)。
十一年,王命卿士祭公谋父。
十二年,毛公班、井公利、逢公固帅师从王伐犬戎。
冬十月,王北巡狩,遂征犬戎。
十三年春,祭公帅师从王西征,次于阳纡。
秋七月,西戎来宾。
徐戎侵洛。
冬十月,造父御王,入于宗周。
十四年,王帅楚子伐徐戎,克之。
夏四月,王畋于军丘。
五月,作范宫。
秋九月,翟人侵毕。
冬,蒐于萍泽。
作虎牢。
十五年春正月,留昆氏来宾。
作重璧台。
冬,王观于盐泽(一作“王幸安邑,观盐池”,非是)。
十六年,霍侯旧薨。
王命造父封于赵。
十七年,王西征昆仑丘,见西王母。其年,西王母来朝,宾于昭宫。
秋八月,迁戎于太原。
王北征,行流沙千里,积羽千里。征犬戎,取其五王以东。西征,至于青鸟所解(三危山)。西征还履天下,亿有九万里。
十八年春正月,王居祇宫,诸侯来朝。
二十一年,祭文公薨。
二十四年,王命左史戎夫作《记》。
三十五年,荆人入徐,毛伯迁帅师败荆人于泲。
三十七年,大起九师,东至于九江,架鼋鼍以为梁。遂伐越,至于纡。
荆人来贡。
三十九年,王会诸侯于涂山。
四十五年,鲁侯甗薨。
五十一年,作《吕刑》,命甫侯于丰。
五十五年,王陟于祇宫。
共王
名繄。
元年甲寅春正月,王即位。
四年,王师灭密。
九年春正月丁亥,王使内史良锡毛伯迁命。
十二年,王陟。
懿王
名坚。
元年丙寅春正月,王即位。天再旦于郑。
七年,西戎侵镐。
十三年,翟人侵岐。
十五年,王自宗周迁于槐里。
十七年,鲁厉公擢薨。
二十一年,虢公帅师北伐犬戎,败逋。
二十五年,王陟。
懿王之世,兴居无节,号令不时,挈壶氏不能共其职,诸侯于是携德。
孝王
名辟方。
元年辛卯春正月,王即位,命申侯伐西戎。
五年,西戎来献马。
七年冬,大雨电,江、汉水(牛马死,是年,厉王生)。
八年,初牧于汧、渭。
九年,王陟。
夷王
名珝。
元年庚子春正月,王即位。
二年,蜀人、吕人来献琼玉,宾于河,用介珪。
三年,王致诸侯,烹齐哀公于鼎。
六年,王猎于社林,获犀牛一以归。
七年,虢公帅师伐太原之戎,至于俞泉,获马千匹。
冬,雨雹,大如砺。
楚子熊渠伐庸,至于鄂。
八年,王有疾,诸侯祈于山川。
王陟。
厉王
名胡(居彘,有汾水焉,故又曰汾王)。
元年戊申春正月,王即位,作夷宫。
命卿士荣夷公落。
楚人来献龟贝。
三年,淮夷侵洛,王命虢公长父征之,不克。
齐献公山薨。
六年,楚子延卒。
八年,初监谤。
芮伯良夫戒百官于朝。
十一年,西戎入于犬丘。
十二年,王亡奔彘。国人围王宫,执召穆公之子杀之。
十三年,王在彘,共伯和摄行天子事(号为共和)。
十四年,皞狁侵宗周西鄙。
召穆公帅师追荆蛮,至于洛。
十六年,蔡武侯薨。
楚子勇卒。
十九年,曹夷伯薨。
二十二年,大旱。
陈幽公薨。
二十三年,大旱。
宋僖公薨。
二十四年,大旱。
杞武公薨。
二十五年,大旱。
楚子严卒。
二十六年,大旱,王陟于彘。周定公、召穆公立太子靖为王。共伯和归其国,遂大雨。
大旱既久,庐舍俱焚,会汾王崩,卜于大阳,兆曰:“厉王为祟。”周公、召公乃立太子靖,共和遂归国。和有至德,尊之不喜,废之不怒,逍遥得志于共山之首。
宣王
名靖。
元年甲戌春正月,王即位,周定公、召穆公辅政。
复田赋。
作戎车。
燕惠侯薨。
二年,锡太师皇父、司马休父命。
鲁慎公薨。
曹公子苏弑其君幽伯疆。
三年,王命大夫仲伐西戎。
齐武公寿薨。
四年,王命蹶父如韩,韩侯来朝。
五年夏六月,尹吉甫帅师伐皞狁,至于太原。
秋八月,方叔帅师伐荆蛮。
六年,召穆公帅师伐淮夷。
王帅师伐徐戎,皇父、休父从王伐徐戎,次于淮。
王归自伐徐,锡召穆公命。
西戎杀秦仲。
楚子霜卒。
七年,王锡申伯命。
王命樊侯仲山甫城齐。
八年,初考室。
鲁武公来朝,锡鲁世子戏命。
九年,王会诸侯于东都,遂狩于甫。
十二年,鲁武公薨。
齐人弑其君厉公无忌,立公子赤。
十五年,卫釐侯薨。
王锡虢文公命。
十六年,晋迁于绛。
十八年,蔡夷侯薨。
二十一年,鲁公子伯御弑其君懿公戏。
二十二年,王锡王子多父命居洛。
二十四年,齐文公赤薨。
二十五年,大旱,王祷于郊庙,遂雨。
二十七年,宋惠公鳷薨。
二十八年,楚子徇卒。
二十九年,初不藉千亩。
三十年,有兔舞于镐京。
三十二年,王师伐鲁,杀伯御。命孝公称于夷宫。
陈僖公孝薨。
有马化为人。
三十三年,齐成公薨。
王师伐太原之戎,不克。
三十七年,有马化为狐。
燕僖侯卒。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