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什么样的境地最危险,有个人尽皆知的典故。 《世说新语·排调》记载,东晋文学家顾恺之经常和友人聚在一起吟诗作画闲谈,有一次顾恺之、殷仲堪、桓玄三人玩文字游戏,大家比说危语。 什么叫说危语呢?意思就是每个人只能说一句话来形容危险的情况,这句话里还要包含自己的名字,谁说的情况最危险,就算赢。 桓玄先说了一句:矛头淅米剑头炊。这句话的意思是枪矛和利剑的尖头拿来当米煮饭吃。殷仲堪说:百岁老翁攀枯枝,年过百岁的老头悬挂在枯姜的树枝上。顾恺之说:井上辘轳卧婴儿。井口上架着的辘轳一碰就会滚动,婴儿躺在上面有任何动作就要掉下去。 三人说完,旁边殷仲堪带来的参军却插了一句话,这句话也成为流传至今的妙语。 苏子语想要寻找生死关头的刺激,灵感就由这个典故而来。 那位参军说的危语是: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 瞎了眼睛的人,骑着一匹瞎马,三更半夜,走到深水池塘边,情节设计实在巧妙,也当然是最危险的事情了。 其实在拳法的修练中,也有类似的方法,比如梅花桩、北斗桩,将高逾一丈的圆木按一定规律分布埋在地上,武术家跃到桩顶打拳,这是练习下盘和步法的功夫,稍有不慎脚底踩空跌落,至少也是骨折重伤的下场。 不过梅花桩这样的刺激对苏子语来说却没有难度,所以他更进一步,找来一块二十公分宽的木板,一头用重物压住,另外一头伸出架在天台的边缘。 苏子语轻轻踏出,沿着斜斜向外延伸的木板平稳前行,几步就走到悬空的一端,站得这块木板微微一颤。 木板虽然经过他的测试足够牢固,不会有断裂的危险,但站在78层大厦的外面,脚下就是数百米高空,向下俯视所有的一切都变得渺小,几乎令人看一眼都会觉得头晕目眩,更别提还有呼啸涌动的大风。 不过苏子语心意定根,这些很难对他造成影响,双脚前后分开,站了一个三体桩,紧接着闭上了眼睛。 片刻之后,他现这样的刺激还不够,因为在心眼感应之下,一切都了如指掌,只能收敛心眼,这才感觉浑身肌肉一紧,失去了对姿势的把控,只要想到身处的位置,稍有不慎跌落下去必定尸骨无存,顿时姿势变得僵硬起来,不敢有任何动作,精神完全紧绷,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 木板会不会支持不住?如果压在另外一头的重物翻倒怎么办?这个时候要是有人出现,立即就能打破平衡!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