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回到九龙镇-《重生南宋求长生》
第(2/3)页
但是两人并没有等多少年,因为他们在南威岛留下的一张简易地图被军队发现。他们查看这张地图,发现上面标有一些矿产资源,还有李书成特意写的一句话:人口爆发的今天,资源的争夺将日趋激烈,海洋资源,将是未来争夺的重点。正因为这张图,渐渐军队开始派兵在一些岛屿上驻扎。
九龙山下,春天坪,时隔七十七年,两人终于回到这里。抬眼看去,两人当年住的地方,房子还在,不过却变成了瓦房。房子也从当年的三栋变成了十五六栋。田地里有不少人在劳作,不管大人还是孩子。
“也不知道我们还能不能留在这里。”李书成说道。
说完向村子里走,一边走李书成一边左看右看。
两人走近,正在劳作的人们自然发现了他们。一见是陌生人,其中一个四十左右的中年人从地里出来,问道:“两位同,志,请问你们来我们生产队有什么事吗?”
“我们两是特意过来看看的。”李书成说道,“这里有山有水,居然还有水田,这附近村子可没有,后面山坡上还有这么大一片茶林,很不错啊!”
“那是当然!”中年人一听李书成夸赞,得意地笑道:“我们上生产队,可是大队日子最好过的生产队!就是三年困难时期,我们也没怎么饿肚子,全靠这片水田了!”
正说着,一个老人拿着烟杆走过来,边裹烟叶边说道:“那还不是得感谢李老师!要不是他买下这片地方,在这里开水田,又分给我们种,哪来现在的日子!你们……你……你是李老师!”老人走近,抬头一看李书成,满脸激动。
“爹,这不是李老师!那个李老师要是活着,都有百来岁了,哪能这么年轻。”中年人转头跟老人说了一句,有对李书成说道,“对了,还没问你们叫什么名字呢。”
老人也不管儿子在说话,插嘴道:“长得跟李老师简直一模一样,你是李老师的后人?”
“我就是那个李老师!”李书成心里想道。他当年在这里用的名字就是李书成,现在自然不能用了。而战争时期用的李近水,这个名字就是根据上辈子的名字来的,远山,从字面意思来看不就是近水嘛!现在既然回到这里,干脆换回上辈子的名字。于是回答道:“我叫李远山。”
“我就说了他不是几十年前的那个李老师嘛!”中年人说道。
“李远山?”老人开口说道,“你是李老师的后人?”
“不是。不过我确实是从他那里知道这个地方的。我跟他认识,他是一个德高望重的长者。听他说起过这里,所以过来看看。”李书成说道。这个理由实在不好编,又不能说自己是自己的后人。
“李老师现在还好吧?”老人问道。
“他已经去世了。”李书成说道,“临走前留了这东西给我。”说着拿出当年的地契。
“去……去世了?”老人一听李书成的话怔住了,接着眼泪止不住地留下来,喃喃地说道,“这么多年您怎么就不回来看看……一直没有您的消息,一有消息却已是天人相隔。”
伤心了一会,老人才收拾起心情,接过地契,凑近仔细看了,说道:“嗯,兴义县……九龙镇……春天坪,就是这里的地契。”
老人活也不干了,跟儿子交代一声,带着李书成两人往当年两人住的房子走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