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报告-《一个电影帝国的诞生》


    第(2/3)页

    “罗总编定的是明天的机票。”谷丽薇取出来两本杂志,说道:“这是陈总编做的《金像奖特刊》,这是何总编做的《名利场》创刊号样刊。”

    沈冲来了兴趣,探身把两本杂志拿过来,一看之下,又是一愣——何世光和黎小欣这两个人,居然跑去台湾,把张爱嘉请出来做《名利场》创刊号的封面女郎。

    这个选择倒是挺有眼光的,张爱嘉现在炙手可热,虽然大半年都没演戏了,片酬却直线上升,在春节之前,有媒体报道说,黄卓汉开出了40万港币请她出山演一部电影,如果接拍,将会超过林凤娇的万片酬记录,坐上台湾第一女明星的宝座。

    虽然很想知道张爱嘉在杂志里说了什么,但沈冲最终还是先看了《金像奖特刊》。

    《金像奖特刊》是介绍金像奖最佳电影、最佳导演和最佳男女主角信息的专刊,文字内容非常翔实严谨,只不过图片质量参差不齐,降低了专刊的整体质量。

    不过这也是没法子的事,光最佳电影的候选,就有五部是内地的,此时内地长途电话都不好打,更不要说彩色传真机了,而这本专刊在三月之前,无论如何都要做出来,时间太紧。

    陈柏生双管齐下,一方面从《电影时代》内地分社和中影广州分公司弄宣传剧照和海报,另一方面直接用相机从大银幕上抓拍,所以有些照片看起来很粗糙。

    万事开头难,一步一步来吧,明年的金像奖,可不能像今年这样慌张,况且在当前的年代里,两岸三地的观众审美观和政治取向完全不同,很难保证公正性和公平性,投票只是噱头,真正决定奖项归属的,还是评审团。

    “这特刊已经印刷了吗?”

    谷丽薇翻了翻手上的记事本,说道:“已经开印了,首期印刷5万本,明天一早,随《电影时代》杂志一同发行。”

    沈冲嗯了一声,点了点头,放下特刊,拿起《名利场》。

    封面上,张爱嘉穿着米色的长衫,用手撑着耳边,面带笑容,斜斜的坐在沙发上,构图很简单,姿势很普通,但首饰服饰,沙发茶杯和周围陈设,都是价值不菲的高端货,拍的角度也巧妙,又用了特殊的镜头,让整个画面显得典雅精致,气度淡雅,很符合沈冲要杂志高端大气上档次的要求。

    “魅力无边,张爱嘉的私房照”

    “独家专访张爱嘉,听才女是怎么说财神的”

    “这两人,标题就不能取的好听一点吗?”沈冲一边翻看样刊,一边抱怨道:“哗众取宠,搞的这么低俗。”

    “我觉得挺好。”谷丽薇带着笑意说道:“男的会为第一个标题买单,女的会为第二个标题买单。”

    沈冲闻言,抬头看了看她,决定以后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就不再亲自审查这本杂志了——他前世就搞不懂为什么互联网上那么多人热衷小道八卦消息,现在更不会明白ru年代读者的阅读口味。

    浏览了一遍张爱嘉的专访,见她虽然谈笑晏晏,说了很多话,爆出来的却全是无伤大雅的小事,沈冲不由的一笑,再草草的浏览了一下其他内容后,他拿起钢笔在封面上画了个圈,说道:“告诉何总编,以后不是敏感人和事的报道,不用再给我看样刊了。”

    谷丽薇在记事本上记了一下,说道:“还有张小姐打电话来说,台北的蔡琴小姐答应在金像奖上演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