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名单-《一个电影帝国的诞生》


    第(2/3)页

    “说真的,那部电影到底如何,我其实心里也没底。”沈冲苦笑,说道:“现在印象都有点模糊了,只能说创意不错,至于好不好,得剪出来,配上音乐后,才能知晓。”

    回到公司,沈冲在办公室的沙发上,迷迷糊糊的睡了一会,就被谷丽薇的通知声音吵醒,陈柏生和罗维明联袂而来。

    “沈老板,看你这眼睛红的,昨晚做坏事去了?”一见面,罗维明就调笑道:“大少,夜夜笙歌不要紧,但是要注意身体,形销骨立了都。”

    “夜夜笙歌个鬼,昨晚一夜都在冲印厂,和胶片共度**。”都是老朋友,沈冲也不需要在意形象,他随意捋了捋头发,拿起茶杯,喝了一大口,然后说道:“有事快说,我困死了,晚上还坐飞机去台北。”

    “我们初步拟定了金像奖的入围电影名单。”陈柏生从公文包里拿出两份文件,说道:“还有评审团的邀请名单。”

    沈冲接过来,一边看,一边问道:“颁奖典礼的嘉宾和观礼人名单呢?”

    “嘉宾还在联络,观礼方面,现在还不好定。”罗维明坐在沙发上,问道:“得先定好入围电影,然后才能知道会有多少电影人到场,剩下的座位才能分给观礼人。对了,内地准备来多少人参加颁奖典礼?”

    “内地已经确定会送十部电影过来参选。”沈冲浏览了一下手上的名单,然后说道:“这样一来,初步入围的电影有五十多部,太多了,需要精简。”

    “为了避免有遗珠,只要有人提名,就会列入名单,所以会有这么多。”陈柏生解释道:“等内地拷贝送过来后,我们组委会集中观看一遍后,至少会淘汰一半。”

    沈冲点了点头,他重新再看了一遍名单后,说道:“去年港台好电影不多,我估计内地的十部电影,基本都能进入最终的评审环节,假定一部电影会有十个人来参加颁奖典礼,给他们留一百个座位好了。”

    “没那么夸张吧?”罗维明弹了弹烟灰,说道:“港台两地去年好电影确实不多,但高水平的也不是没有,《疯劫》,《点指兵兵》,《蝶变》都是很有口碑的,而且内地的电影工业水平,还停留在五六十年代,如何能和香港比,那些技术奖,不都是香港的囊中之物么。”

    “一个电影奖,最受瞩目的,只有四个,最佳导演,最佳男女主角,最佳电影,技术奖是业内奖,观众不怎么关注。”沈冲放下电影名单,拿起另一份文件,说道:“你要知道,金像奖的参加标准是1979年上映的电影,不是1979年生产的电影。内地之前十年,生产了不少电影,却因为政治原因无法上映,去年解禁了一大批,十年磨一剑,从十年的产品里选十部来参加金像奖,质量可想而知。”

    “但是内地把电影当宣传工具,意识形态和说教心态太浓厚,削弱了艺术价值和人文属性。”罗维明反驳道:“这种电影,并不受欢迎。”

    “话虽如此,但内地电影人把拍戏当艺术,港台电影人拍戏当吃饭工具。”沈冲拿起钢笔,一边在评审团名单上画圈,一边说道:“严谨的态度,才能产生伟大的电影。老罗,你要不要和我打赌,赌这次金像奖的最佳电影是花落内地还是留在香港?”

    “好。”罗维明揉灭烟头,说道:“我赌最佳电影留在香港”

    “老罗,这个赌,你输定了。”陈柏生拿出烟盒,递给他一根烟,说道:“评审团由哪些人组成,完全是阿冲一个人决定,他只要稍微做点手脚,就能决定最佳电影的归属。”

    “我没那么龌龊。”沈冲哈哈一笑,说道:“老罗就是拿出全部家当来做赌资,也比不上金像奖的名誉在我心中的地位。”

    “嘴上说的好听而已。”罗维明点着香烟,说道:“评审团里两岸三地的名额都是定死的,你怎么操纵?即使能操纵评审团,也操作不了观众,决定不了最终奖项的归属。”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