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北影-《一个电影帝国的诞生》
第(3/3)页
“马克思说,资本家为了追求利润,什么事情都做的出来,请问沈老师,在香港和美国,全是资本家的社会里,如何控制电影的质量?毕竟成本越低,利润越高,而成本低了,必然会伤害电影的质量。”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沈冲拿起茶缸,又喝了一口水,没办法,说了这么久,嗓子都冒烟了,他用略微嘶哑的声音说道:“同时这也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这样吧,我用香港1973和1974年发生的故事来说明这个问题。”(注1)
他一边说着,一边转身,拿起黑板擦,准备擦掉其中一块黑板上的文字。
“沈先生,先别动。”司徒兆敦立刻阻止,他转头问台下:“刚才沈先生的演讲,有人做纪录了没有?”
“我做了。”一个戴眼镜的男生站起来报告。
“都纪录下来了?”
“前面的没怎么记,后面的都记了。”
“那行,你坐下吧。”司徒兆敦拿过黑板擦,亲自动手,擦掉了最后一块黑板上的内容,说道:“沈先生,用这个。”
沈冲一笑……
北影让司徒兆敦出面,邀请沈冲做演讲,大概是回报他赠送《空山灵雨》拷贝的一种礼节,没有人会认为他一个二十出头的香港小青年,能讲出来什么道道来,所以也没有安排专职的记录员。
结果沈冲所讲的东西,数据详实,体系完备,见解独特,对信息资源匮乏,理论研究停滞的内地电影人来说,极具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是非常宝贵的东西,由不得司徒兆敦不重视。
这次演讲,是临时起意,沈冲连稿子都没准备,但他思考如何打开内地市场已经很久了,所以虽然仓促,但该讲的内容,都讲了出来,在北影这块中国电影行业最高端的教育基地里,播撒一颗电影市场化的种子,能对未来产生非常积极的效果。
而从听众的反应来看,这次演讲,可谓大获成功,完全达到了预定的目的。
——————————————
注1:因为色情和暴力电影太多,东南亚各国在1973年和1974年之间,相继禁止引进香港电影,使大批独立制片公司倒闭,电影产量锐减。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