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合资-《一个电影帝国的诞生》


    第(2/3)页

    “以前做护士的,习惯了。”大婶一边装饺子,一边笑着解释道:“病从口入嘛,吃的东西,还是要干净一点的好。”

    沈冲点头,不再说话,默默的看她装饺子。

    “大婶,你这饺子正宗是正宗,但香港大部分都是南方人,吃不惯。”临走前,沈冲对中年妇女说道:“你把肉馅里的肥肉放少一点,饺子皮擀薄一点,估计生意会好一点。”

    “谢谢你了。”中年妇女感激的说道:“我也正琢磨这个事儿呢,明天就试试看。”

    严浩是从摊位前面走的,没看小姑娘洗碗的场面,他等了好一会,看到沈冲提着一袋饺子走过来之后,调侃道:“阿冲,你要是酒量再好一点,就正应了一个成语。”

    “什么成语?”沈冲知道严浩想要说什么,故意捧哏,打算借此转换一下压抑的心情。

    “酒囊饭袋啊。”

    “我是酒囊饭袋,你岂不是肉朋酒友了?”沈冲大笑,笑声很大,但没什么笑意,他一边随着人流走上渡轮,一边胡言乱语:“严浩,你知道我的人生理想是什么吗?”

    “什么理想?”严浩也知趣,捧了一句。

    “吃好,睡好。”

    严浩一愣,这算哪门子理想?

    “子曰:食色性也。”沈冲摇头晃脑的解释道:“我的理想,就是吃世界上最好的美食,睡世界上最好的美人。”

    这次不仅严浩大笑,周围几个听到沈冲话语的路人甲,也跟着笑了……

    ……

    想要收购魔方发明专利的,正是沈冲上次在小白脸的办公室里看到的那个秃顶老外,李开元介绍说他叫拉瑞-尼古拉斯(larry-nichols)。(注2)

    沈冲拒绝出售魔方专利,但是提出了一个折中方案——以公司的名义和尼古拉斯合资,在美国本地设立魔方生产厂。

    沈冲这么做,也是迫不得已。

    刊载了魔方文章的《科学美国人》发行之后,尼古拉斯是最早前来订货的人,现在他开价300万美元的收购专利,说明魔方在北美市场的销售极为火爆,不然他不会开出这么丰厚的条件。

    沈冲知道,前世历史上,魔方在没有大做广告的情况下,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就在北美卖掉了200多万个,这还只是玩具厂产能不足,市场缺货的情况下的正版魔方销量数据。

    而现在,香港的两家玩具厂全负荷运转,一个月的产量才20多万个,还要兼顾日本,东南亚和欧洲的市场,明显不能满足北美市场的需求。

    深圳才刚刚改名建市,明年8月才会建特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还要等好几个月才会颁布,此时在内地建厂还不现实,远水解不了近渴。

    所以即使在北美生产成本更高,还要和人分享利润,沈冲仍然决定在北美开工厂,当地生产,当地销售,对市场的反应速度会更快,他可不想因为产能不足,导致历史上的“魔方饥荒”现象重演——因为市场缺货,各种盗版魔方充斥北美,使得正版魔方在恢复产能后也卖不掉了……

    尼古拉斯听过沈冲的提议后,表示需要考虑一下,沈冲自无不可,毕竟是几百万美元的大生意,慎重一点是必须的,大手一挥就做决定,只适合他这样的穿越党。

    谈完事情,已经夜里七点多了,沈冲在码头吃了一顿饺子,感觉还好,李开元可饿的两眼发昏了。

    于是两人没有像往常那样步行回家,而是打了辆出租车回去。

    “元元姐,你去学一下驾照吧。”在出租车上,沈冲说道:“我最近太忙,没时间去,你学了以后也方便一点。”

    “过几天就去。”李开元答应了一声,抱着沈冲的胳臂,过了一会,说道:“阿冲,我准备在外面买房子了。”

    “哦?”这倒是个好消息,以后不用总对酒店跑了,酒店虽然豪华,但毕竟是为过客准备的,缺乏温馨稳定的味道,沈冲很不喜欢,“准备在哪里买?”

    “还没定,这几天和馨馨一起跑了几个楼盘。”李开元说道:“天宝也不小了,得有点自己的空间,不能老和我挤在一起睡。”

    “要不你去半山买呗。”沈冲提议道:“正好也给天宝换个学校,她学习成绩挺好,要是以后考上了港大,回家上学都方便。”

    半山指的太平山山顶及中环之间,东至湾仔,西至薄扶林,南至郊野公园,北至上环的一块区域,半山区居高临下,植被丰富,空气新鲜,又临近上环、中环及金钟这些黄金商业区,不仅坐拥山林之间的清净与幽远,推窗还能看见壮观的维港海景与璀璨的香港夜景,是香港最被推崇的居住地之一。

    沈冲记得90年代的时候,某个香港女作家的恋爱小说,在内地风靡一时,书中富家公子的标准就是拥有一套千呎半山豪宅——千呎折合内地标准,还不足100平米!

    “半山太贵了。”李开元显然很心动,但又犹豫不决,”大的买不起,小的住着又太挤,总不能我一个人跑去住半山,把我妈他们丢在观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