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6章 面临困境-《逆流之我是学霸》


    第(2/3)页

    罗斯伯格教授咆哮起来了:“他可是爱因斯坦啊!而你是谁?”

    “我……”李康平一时语塞,是啊,我是谁,我只是个无名小卒。

    爱因斯坦发表狭义相对论时并非什么大科学家,那时的他是籍籍无名的专利局技术员。

    然而欧洲的学术风气与美国不同,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几乎全在欧洲,其中包括慧眼识英才的普朗克。人们常说,普朗克有两大发现,一是作用量子,二是爱因斯坦。

    美国的物理学家基本上都属于实验物理学派,实验物理学家亦懂理论物理,但他们更重视实验。

    先做实验,通过实验结论来证明某种理论成立,或者推翻某种理论,或者提出某种全新理论。这是美国物理界的主流学术思想。

    罗斯伯格教授确实喜欢李康平,喜欢是有底线的。

    李康平直接抛出一个新理论,却拿不出任何实验证据。罗斯伯格教授无法接受这种“只猜不证”的学术表达方式。

    郁闷的李康平带着他的论文稿离开了赫特莱楼,他过不了罗斯伯格教授这关,没办法投稿至《物理评论》编辑部。

    做实验也是ok的,李康平的实验技能呱呱叫。

    关键是实验场地和实验经费。罗斯伯格教授有实验室,有他自己的科研项目。但李康平的这六页纸不足以打动罗斯伯格教授,从而让罗斯伯格教授暂停正在进行的实验项目,将实验室借给李康平,并提供充足的实验经费。

    困难重重哦。

    这可怎么办呢?

    如果我不能尽快发表《黑体辐射和光量子》,德布罗意公爵就要出手了。

    法国学术界的传统是“先猜再证”、“我猜你证”,代表人物有费马、拉普拉斯、庞加莱……

    我太高估美国物理学家的接受能力了。

    他们连《黑体辐射和光量子》都接受不了,又岂能接受后续的理论?

    李康平拿着他的论文稿,边走边看。

    可惜啊,哥大的名誉教授普朗克先生已经回欧洲了。

    我是否应该聘请一位德文翻译,将这篇论文译为德文,然后寄给普朗克、维恩或者爱因斯坦?

    普朗克懂英文的吧?

    那就普朗克了,直接寄送英文论文给普朗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