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举一国锐志(5000字)-《大隋的万界远征》


    第(3/3)页

    妄议国王也是大罪,万一被谁听去了,可就不得了了。

    “我听说,傅大师已经出山了。”

    沉默的路程中,不知道是谁说了这么一句,声音也挺低的,但莫名的,大家都听见了。

    于是,众人的步伐又轻快起来,甚至恨不得插上翅膀尽快赶到安市城去。如果这一趟去了,说不定以后也能说是跟着傅大师打过仗的。

    啪、啪!

    一片被扫去了落叶的山林之间,杨广居高临下的看着那些奔向西南的人群,拍了拍手,丝毫不以为忤的笑道:“果然是朝气蓬勃,热血澎湃啊。不错,不错。”

    祝玉妍站在一旁,姣好的面庞,惯常的隐在面纱之下,语气中有几分不加掩饰的凝重,说道:“这高句丽,民心可用。无论国势抑或国力,着实已不可小觑。”

    从前,作为阴癸派的掌门,连一个慈航静斋都斗不倒的头领。她的目光只放在中原,最多也就是到南海、琉球一带,因为毕玄、曲傲这些散外的高手,也对突厥、吐谷浑等地有东鳞西爪的了解,对于高句丽,却当真是所知不多。

    直到最近收到杨广命令,她带领天眼的部分人马进入高句丽,又借助原本就有的商队关系加深了解之后,才发现这个曾经几乎被曹魏灭国,在北朝时趁火打劫,文帝时俯首称臣的小国,如今居然已经是这样一个庞然大物。

    其实,卷八十五就有记载,高句丽人“性凶急,有气力,习战斗,好寇钞”,意思就是高句丽的人,性子急躁凶狠,力气大,喜欢搏斗。

    这样的描述即使不是具体到每一个人,但也可以看出主流的思想。一国之中,十之五六,皆是如此。

    除了民间风俗百姓习气之外。占据辽东三郡又持续扩张的高句丽,国土内草地面积广,还有丰富的山林,是天然优质的牧区,为高句丽提供了许多品种优良的战马,为组建强大的骑兵队提供了物质保障。这些年发展下来,步兵的军事装备亦相当精良,其中铁制兵器占绝大多数,铜兵器只占极少的部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