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东吴国士-《网瘾少年刘禅之崛起》


    第(2/3)页

    毕竟,他还曾苦苦哀求刘禅去救孙权。

    “没问题,仲翔先生一定是个合适的人选。

    而且那潘濬可不好对付,叫仲翔先生随我去,一定事半功倍。”

    诸葛乔喜道:

    “也是,世子料事如神,相信潘承明也不敢跟世子为难。”

    不敢?

    这可不一定啊。

    刘禅看《三国志》荆州这一段的时候,最让他愤慨的一时糜芳不战而降,二就是之后潘濬的一顿操作。

    潘濬字承明,是季汉未来的顶梁柱蒋琬的表弟,

    刘备对他非常信任,让他担任荆州治中从事(荆州没有安排別驾,治中就是二把手了),一直囤驻在武陵的治所临沅。

    他在三国志中的形象无比光辉,在日后孙权帐下也是能跟诸葛瑾并列的重要人物,深得孙权信任。

    然而他得到孙权信任的原因也非常简单。

    孙权进攻关羽的时候,为了安抚荆州人,亲自去潘濬府上请“不愿投降”的潘濬出山,还立刻封他为辅军中郎将,授予他部队。

    之后,潘濬对老同事大开杀戒,连续击杀零陵北部都尉习珍和武陵从事樊伷,为孙权平定荆州立下汗马功劳,

    后来更是长期留守荆州,讨伐五溪蛮,为孙权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两人而结为儿女亲家。

    孙权对他的信任仅次于诸葛瑾,甚至犹在步骘之上。

    每每读到此处,刘禅就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

    荆州投降这么多人,也只有他自己是一投奔孙权就向老同事大开杀戒。

    这特么也太积极了吧?

    听说他跟丁奉起了冲突,刘禅就算是在隆冬腊月也要立刻出一趟们,好好见见这位用同袍鲜血为自己奠定历史地位的东吴重臣。

    ·

    潘濬和丁奉起冲突的原因也非常简单。

    丁奉胜利大逃亡时,用粮食裹挟了大量的长沙百姓,一路走沅水西行,并请求潘濬发兵支援。

    潘濬可不敢这时候率军进入东吴的地界,一直都在作壁上观,

    好在长沙和武陵接壤,这十万人走的虽然辛苦,但只用了十天就抵达武陵境内,算是取得了胜利。

    可吴将吕岱也不是吃素的。

    他已经连续斩杀丁奉四次,不介意再杀丁奉一次。

    见潘濬没有出兵支援的迹象,吕岱统帅手下水军两千,号称五万,强行攻入了武陵境内的龙阳。

    这下丁奉火了。

    你都杀了老子四次了还追?

    逮住好吃不撂筷了?

    丁奉二话不说,命令手下占据龙阳,在那和吕岱展开一场大战。

    大战当然是丁奉一边倒获胜,

    毕竟他们有十万大军,扶老携幼冲锋的时候实在是太过恐怖,不是那些缺衣少粮、饱受时疫之苦的吴军能抵挡得住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