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大文豪,不好惹!-《北宋小文豪》
第(2/3)页
苏轼问:“这是用来做什么的?”
苏辂说道:“这是尺子,用来量尺寸的,”他给苏轼换算了一下,“我们说的一分大概是三小格多一点,一寸是三大格多一点,一尺就是三十大格多一点了!反正要的也不是这个用途,随便刻着玩的。”
苏轼被他弄糊涂了,疑惑地问:“你又说它是用来量尺寸的,又说要的不是这个用途,那它是用来做什么的?”
苏辂还是那神神秘秘的模样:“想知道?”
苏轼点头。
好学的人都有强烈的好奇心。
苏辂说道:“把你手抬起来,掌心朝上摊开。”
苏轼依言照做。
苏辂抬起戒尺,啪地往苏轼掌心打了一下,疼得苏轼龇牙。
“看到没,就是这样用的。”苏辂得意洋洋,为自己打到了未来大文豪的手心而窃喜不已。
他,苏辂,今天就是古往今来第一个打过苏大文豪手板的人!
苏轼把手收回去,一脸无语地看着满面得意的苏辂。
这小子太鸡贼了,下回他得小心别着他的道。打就打了,还这么用力,一点都没有兄弟爱!
苏辂见自家堂哥神色不愉,赶忙给他介绍起戒尺这礼物的意义来,小孩子都难管,上手时必须立好规矩,要不然教学工作不好展开,这戒尺的意义就是用来威慑那些无心向学的熊孩子。
比如他好兄弟李绍。
他李贤兄多好一个人啊,愣是被家里人耽搁了,急需一位严师好好管教他们。
夫子们要是用竹鞭打人,看着不免少了几分劝诫意味,只显得粗鄙不堪。
这戒尺可不一样,看他方方正正,有分有寸,还有题字,打的每一下都不是单纯的惩罚,而是饱含着夫子们对学生的期许!
你要是学生家长,是希望孩子被竹鞭打呢,还是希望孩子被戒尺打呢?
答案是毋庸置疑的!
苏辙听完苏辂的一番高论,忍不住反驳:“他们应该不会希望孩子被打才是。”
苏辂说道:“这你就不懂了,天底下的爹娘都经常会生出揍孩子的想法。他们只是下不了手而已,要是把孩子送出去给别人揍,他们是很乐意的,反正自己看不到!”
苏轼和苏辙对视一眼,觉得吧,苏辂这应该是亲身经历,他们二伯肯定经常生出想揍儿子的想法,只是碍于二伯母拦着动不了手罢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