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说服-《新顺1730》


    第(2/3)页

    屋子里再没有其余人,刘钰就将这一路上的来龙去脉大致说了说。

    他也没有兜圈子,说完了事情经过,开门见山。

    “杜大人,明人不说暗话。一开始,我是想要借杜锋的力的。说什么将功折罪之类的,他年纪小,被我唬住了。我知道杜大人就这么一根独苗,想来定是愿意为了儿子,跟我干一票大的。”

    “一来有这样的想法,二来嘛,相处的久了,我与他也算投缘。这事既是为了我,也算是给他找条出路。”

    杜迁摸出来了自己的烟袋,手里拿着一根木刺轻轻挑着里面的烟油子。等刘钰说完,他放下了烟袋,歪头瞅了瞅刘钰,笑道:“刘大人好算计。只闻有坑爹的儿子,却少见坑儿的爹。我老家是郓城的,刘大人这一手‘赚上梁山’倒是用的纯熟。”

    听刘钰说完了来龙去脉,杜迁这才明白皇帝为什么会给自己这个芝麻绿豆大小的小官降了那么一道奇怪的旨意。

    翰朵里卫城抢劫商队的事,圈里的人都知道。不过也没有杀良冒功,一个个也都没觉得算是怎么回事,兵匪想法也是简单:老子在这戍边,抢你点银子花怎么了?

    后世人民的军队之所以有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原因也很简单——因为把那三纪律八注意全都反过来,是旧军队的常态。

    唯二的两朵“奇葩”,一是岳家军,另一个就是战国时代到处帮忙守城的那伙人,最起码明确写着守城拆房要原价赔偿,征借的米粮要登记清楚做合契账。

    这种常态,谁都清楚。

    大臣明白,皇帝也明白,岳爷爷在上面查账的时候能敢拿出账本,就能把查账的人感动的要哭,以为是遇到鬼事了。

    但自古以来,朝中向来都是以“圣人”的标准要求人,然后皇帝选择性的执法作为雷霆雨露皆为圣恩。

    劫商队的事,谁都知道,但谁也不敢拿在明面上说这不是罪。

    这事可大可小,杜迁接到那封古怪圣旨的时候就明白了,这事已经不算事了,至少是既往不咎了。

    要说这也算是荣光了,自己小小的五品官儿,居然能接到圣旨,家里面除了祖奶奶的那个扎过孙之獬的锥子,总算又有了个传家宝了。

    眼见刘钰说的开门见山,杜迁也不打官腔了,直接反问道:“刘大人还有这心思,那是陛下并未直接降旨教你不准做。大人专门跑到我这里,想来是觉得有本事说动我的。我不妨洗耳恭听。”

    刘钰哈哈一笑,直接道:“无利不起早啊。先说好处。”

    “其一,我父亲是翼国公,我舅舅是襄国公。日后小杜兄弟真要是入了武德宫,在京城,我罩着他。”

    杜迁点点头,拱手道:“有大人这句话,那就先谢过大人了。”

    这好处只说了一点,杜迁的心思就活动了。

    正是朝中有人好做官,即便自己儿子能考入武德宫,若是没有关系,那也难混。这刘钰虽然不是翼国公嫡长子,但陛下能选他为勋卫,显然前途不可限量。在京城的关系,更不用说。

    稍微走动走动,哪怕平时亲近一下,自有人会高看一眼。

    按说他这个折冲都尉也是五品,不大不小,可实际上松花江一带的折冲府都尉,有一个算一个,全是没后台的。但凡有点后台,都不可能在这种地方。

    府兵不是五营精锐,不拿军饷,也不发军饷。做府兵的长官,不管军饷,放屁一点也不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