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人尽其才-《诸天影帝》


    第(2/3)页

    “如若不然,你早已是冢中枯骨。至于你能得到什么,三年内,秦国不会对韩国用兵,你的父王可以无忧。如何?”

    听到李玄常的话,韩非深深的看了他一眼,郑重的行了一礼。

    李玄常坦然受之,没有多言。

    三年内,秦国当然不会对韩国用兵。虽说韩国弹丸之地,灭掉他,不会耗费多大兵力。但大秦的郑国渠刚刚建成没多久,关中根基并未转化为实力。

    想要西出函谷,秦国至少要等待三年,积蓄实力。

    而且,灭掉韩国,也会让其他国家警觉。战国纷争上百年,即使当年齐国被几国联军击溃,只剩一城之地,齐国也没有灭亡。

    一旦韩国灭亡,那就代表着新的局面即将开启。

    而秦国尚未做好准备,也不是出兵的最佳时机。

    他的话,是为了安韩非的心。为了韩国,他制定秦法自然会尽心尽力。

    韩非自然不可能不明白,但是他敢赌吗?

    扶苏身为秦王长子,他的话在秦王那里自然是有些分量,若是他鼓动秦王灭韩,后果,谁也无法预料。

    弱者的悲哀,国与国之间,从来都不是平等的。

    “韩非先生,你师从荀子,继承了他的法,那么,你有没有想过将法理发扬光大?”李玄常换了个话题,反问道。

    “所谓法理,存于书本,存于天地。传承,或许没有这个必要。天地之法,执行不殆。世间之人,无人能逃脱法理。”谈到法,韩非一扫之前的压抑,整个人变得昂扬而又自信。

    “你说提到的法,终究需要靠人来执行。法,到底是人治,还是法治?”

    “所谓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只不过是理想而已,即便是号称法家乐土的秦国也不可能实现。”

    “你说的不错,只要还有人的存在,世上不可能有完美的法。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才是法理之道。”作为法家大成者,韩非怎会不知法家的缺陷?

    但法家需要这么一个口号,梦想之所以是梦想,是因为它永远不可能实现。

    就像是墨家的兼爱众生和儒家的天下大同,这是梦想,遥不可及的梦想。

    “法,需要人来执行。所以,我希望,先生能在秦国洒下法家的种子,也就是先生在《孤愤》中提到的能法之士。为法家留下传承,传授法之道,只有正确的执行者,才可以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李玄常转身庄重行礼。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