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赌一把(第二更)-《我去1999年》


    第(2/3)页

    林卫东实话实说:“一位朋友。”

    “哦。”安妮点了点头,又问:“那你中午要回来吃饭吗?”

    林卫东说:“不回来了,晚上再一块吃吧。”

    安妮说:“好,那我中午就在公司吃了。”

    中午12点,林卫东和杜宇航约在一家中餐厅见面。

    杜宇航是个很年轻的出版编辑,只有二十八岁,戴着一副眼睛,看起来文质彬彬。

    而林卫东在他面前,就显得有点不像社会人士,和一般的大学生没什么两样。

    眼看这顿饭吃得差不多了,杜宇航也开始进入主题,跟林卫东详细讲解了这次的合作方案。

    “孤城,我今天是代表人民出版社,很有诚意的想要跟你寻求合作,希望我们能够有机会在内地,出版你下本书的简体中文版。”

    “只要你能接受,我可以向你保证,你下一本书的首印就能达到五万册,二十五万字一本,版税百分之十。”

    “而且,我们还预付五万元给你,出版后一个月内付首印稿费。如果有加印的话,再按照版税支付。”这一次见面,杜宇航很直接的告诉了林卫东的条件,比之前在电话里谈的,还有更加诱人。

    不过,林卫东没说答应,也没说不答应,就这么静静的听着,边抽烟边喝酒。

    杜宇航所在的这家出版社叫人民出版社,五万册的首印,远超台湾的印量,但并不是说收入就高了。

    一本书二十多万字,相当于繁体版的四倍,而繁体版的售价,却远远超过简体版的售价。

    一般来说,繁体版一本只有六万五千字,都要卖四十多元人民币,内地一本二十几万字的书,不过卖二十元左右。

    整体算下来,如果销量差不多的情况下,实际上简体版的收入会更低一些。

    但无论怎样,对现在的林卫东来说,这都不是问题。

    而且,杜宇航开出的10%的版税,已经超过国内许多二线作家的水准了。

    另一方面,林卫东之所以不把下本书的版权卖给榕树下,也是想赌一把,虽然这样做风险大了许多,但榕树下最多也只是开出二三十万的买断费,他还是想拼一拼。

    看着沉默少语的林卫东,杜宇航心里有些忐忑,喝了口酒,有些好奇地问道:“孤城,我说了这么多,你下部书想好写什么没?”

    林卫东微笑道:“已经有些想法了,我最近已经积攒了一些存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