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烧炭打耒-《荒野时代》
第(3/3)页
制作转轴的材料粗细看磨盘大小而定,磨盘大的话,转轴也就相应大一些,磨盘小的话,转轴就小一些,具体不好把握,如果太小了,转速快了,或者磨盘的重量导致转轴有可能折断,如果转轴太大了,推起磨来又非常费劲,这也是个经验活。等木材都准备好了,晾干了,父亲就和孩子们一起做耒子了。
他们首先用烧红的钢钎在转轴木料上分两层烧烫出很多小而深的洞,每一层洞眼均匀分布,共有十二个。
然后,将削成大小刚好的金木条插入这些小洞,再在金木条上横向紧扣木条,如此密密麻麻的纵横交错。
木头与木头用阴阳交错法扣在一起,很牢靠。这样做好了一层后,又做另一层,只不过另一层无须连接在转轴上,只要有一层转动就行了。
这两页磨盘做好,紧接着在下面做了一个盛磨出来的粉面的圆盘,圆盘周围略略翘起,随后就要做水里传动装置了。
他们在转轴的下部斜斜地装上了四扇像大鸟羽毛的叶片,在叶片穿过转轴的对面,用木销子扣好,这样叶片在水的强大压力下就不会掉了。
做好耒子,就要修水坝,做导流槽了。
他们将小河的水用一堵简单的石头修了一个水坝,说水坝简单是因为在雨季的时候要随时能扒开行洪,将水坝里已经太高水位的一部分水用一条明渠引导到旁边,在合适的地方修垒一个漏斗似的下沉石洞,这个漏斗要经得住耒子的压力和水流的冲击力,必须非常牢靠。
河水从导流渠流进耒子下方的石洞,带动叶片旋转。
非要用导流渠将河水导流过来,主要是防止雨季洪水将耒子冲坏,雨水将耒子泡坏。这些工作做好后,就需要在耒子上方盖一个凉亭似的房子,这样的话,即使下雨也能磨粉。
耒子做好后,大家兴奋地实验了一次,但效果不太好,水量有效不够,导致转速不匀,力量不大,磨出来苞谷粒不均匀,很多都还没形成粉面。
此后,父亲又进行了多次改进调整,终于正常运转了,一上午就将差不多一半的苞谷磨成了苞谷面,这样大家不仅可以吃苞谷糊,还能用苞谷面做馒头吃,增加一些饮食花样,为平淡的山间生活增添一些色彩。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