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 君臣、父子-《宋仕妖娆》


    第(1/3)页

    王之望抚掌大笑,“李少监是明白人。”

    李凤梧苦笑,“也算不得明白,叔公张浚致仕前,曾言此于我。”

    吴璘讶然,“张相公致仕前有此想?”

    张浚是绝绝对对的主战派,连他都有了这种想法,倒是让自己讶异的很。

    李凤梧点点头。

    吴璘沉默了一下,“张相公此言不差矣。”

    王之望点点头,“事实上老将军,你我,甚至于李少监这位新晋的天子宠臣,大家心里都清楚,大宋目前真没有能力北伐恢复江山,前年去年两次宋金大战,国库耗损一空不说,取得的成绩也有目共睹,并不是很划算。”

    吴璘没有说话,作为武将,有些事情他不能说。

    李凤梧点头,“大宋之积弊不除,几无北伐成功之可能。”

    王之望点头叹息,“所以主和,所以苟安,所以才会出现只把杭州作汴京的说法啊。”

    吴璘更沉默了。

    大宋积弊,冗兵、冗费、冗员。

    三者中,冗兵和冗费,自己最为清楚,比如一方守备兵马,名义上有一万,实际上能有六千就不错了,几乎有一半的空饷,剩下还有一千左右老弱病残。

    这样的军队,谈恢复江山?

    再说冗费……各种国库拨的经费,几经辗转,最后还有多少能落到实质?

    想到这吴璘甚至有点惭愧。

    自己也不是没从冗兵冗费中获取好处,要不然一大家子数十口人,怎么可能过上锦衣玉食的生活,从这方面来说,主战派的武将,多少不是怀着某种心思。

    因为打仗,武将才能财,才不会被官家忽视。

    李凤梧长叹一口气,“社稷半寸,君王图兴,然朝堂已无北进臣子。”

    王之望接口:“叹我朝堂没了王安石,没了范仲淹,也没了韩琦富弼,我王之望虽然也想辅助官家励精图治,一心主和而谋后动,然而终究是能力有限啊。”

    吴璘也叹气,“雄师之中,也没了岳飞,韩世忠……”

    自己还是有自知之明,自己能一生无败绩,一者是搭了地利和天险,一者是川陕本来就不是金国重点进攻方向。

    论武略,自己是真不如岳飞和韩世忠。

    社稷,君王,臣子。

    这是大宋目前难以解决的问题。

    一念及此,吴璘之心越颓败,生出的隐退之心越坚决。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