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大理乱局-《宋仕妖娆》


    第(2/3)页

    王之望哑然失色,“这……这不太可能吧。”

    这样做,不啻于将使团所有人都得罪了,就算一时青云,也要落下个恶名,今后别想在临安再爬升了。

    因为有了这种先迹,其余人和其同僚都会忌惮。

    李凤梧哈哈一笑,“貌似我在临安也没什么好名声。”

    言下之意,我这个在恭王和邓王眼中的恶臣,不也混得好好的,还成为了天子近臣,若是钱象祖和柳子承如此做了,有两位皇子包庇,对仕途的影响貌似不会太大。

    王之望摇头,“李使不一样。”

    自己仕途二十多年,早已经看清楚,李凤梧的恶名大部分是他自污,或者说不愿意屈服于恭王和邓王而来的。

    而他在当今大宋天子眼里,却是好得不能再好的治世苗子。

    看看李凤梧仕途的轨迹,就能看出这其中的猫腻。

    先是无官被宣召至临安,抗旨之后除了罚薪屁事没有,还得了个承事郎的文散官,然后参加锁厅试,其后秉承官家意志出使金国去耀武扬威了一番。

    官家对此可是高兴的很。

    其后高中探花,出任重镇襄阳的知县,立下大功后返回临安,立即去了秘书监,兼理一切事务,连做出收取著作管理费这种事情都被官家默许。

    可想而知官家对其之看重,再后便是担任大辽使团接送使。

    现在又是使大理的正使。

    这轨迹怎么看,都是直奔宰辅之路。

    可以说,李凤梧的仕途轨迹,都在官家有心无意之间,沿着中枢重臣的方向,这比龙大渊和曾觌两人还要让人羡慕。

    李凤梧皱眉,“那王学士以为,是什么关节出了问题?”

    王之望喝了口茶,忽然说了句莫名其妙的话,“还是临安的茶好喝,大理这地方确实山清水秀,但是比起临安还是差远了。”

    李凤梧不做声,不明白王之望为何提起这。

    王之望放下茶杯,“按说那两人不会做出这种事,不过若是能让李使永远留在大理,你说面对这诱惑,会不会有人铤而走险。”

    李凤梧一惊,“王学士想起什么?”

    王之望确实是灵犀突至,说道:“记得几日前,高观音隆来过国宾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