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小狐狸和老狐狸-《宋仕妖娆》


    第(3/3)页

    魏半山抚须而笑,这小子不错啊不错,丝毫没有年轻的跋扈张扬,难怪不得能被官家看重,大宋雏凤,今儿个算是见识了。

    不仅是雏凤,也是小狐狸。

    “李知县饱读诗书十余年,一朝中举便做了个一县之主,主一县之政,或应该知晓的罢,令出于口,其行在属。”

    令出于口,其行在属。

    这句话出自孟子,又有人说出自韩非子,不过已无可考的资料。

    意思就是说,主政的官员发出政令,但落实施行的却是下属。

    言下之意提醒李凤梧,你的下属很可能背着你阴奉阳违,你要不要问下我究竟是什么事呢?

    李凤梧当然明白,做诧异状,“不明白老爷子所言何事?”

    魏半山眯缝着眼,仔细的看着李凤梧,想从他面上看出丝毫端倪。

    不过有些失望。

    李凤梧一脸诚恳,好像真是不知情一般。

    但他真可能不知情?

    魏半山心中冷笑了一声,果然是只小狐狸。

    并没有急于说话,而是看了一眼左右。

    李凤梧挥挥手,示意立在门口的两个皂隶离开,又将奉茶伺候的丫鬟赶走后,这才等着魏半山开口。

    魏半山端起茶杯,荡了荡茶叶,又吹了口气,浅抿了一口。

    李凤梧也不急,也如法炮制喝了一口。

    当然,没有送客的意思。

    魏半山沉默了一阵,才道:“李知县可知晓我族子弟魏疏柳失踪一案?”

    李凤梧做震惊状,“岂能不知,到得襄阳后第一件事,便是从黄斐弘等处了解案情,希望能为老爷子分忧解愁,找回失踪的小娘子!”

    顿了一顿,又一脸茫然的道:“不过随着晚生深入了解案情,发现此案并非表面上的那般简单,是以晚生也有些犹豫。”

    魏半山有些尴尬,毕竟这事确实有损魏族颜面。

    叹了口气道:“疏柳顽劣,给李知县添麻烦了。”

    李凤梧挥手,“老爷子哪里话,麻烦倒是不怕,就是棘手,不知此事当如何处理,既不能让老爷子为难,可也总不能真让谦白之人蒙受牢狱之灾,永无翻身之日吧?”

    叹了口气,“如此,良心难安呐。”(未完待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