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吾不忍弃汉衣冠-《宋仕妖娆》


    第(3/3)页

    节度判官李紫阳闻言很是讶然,吾不忍弃汉衣冠,这话端的是忠臣节气,有些不解的问道:“探花郎,郭书记什么时候说过这话?”

    印象中郭靖在襄阳城几十年,和金人接触的次数极少。

    哪有机会说出这等大义。

    李凤梧笑了笑,指着郭靖,“感情诸位还不知晓这位郭书记的光辉事迹?”

    顿得一顿,道:“郭书记曾是高桥土豪巡检。昔金人南下有宋将反叛,四州之民不愿臣金,弃田宅推老稚顺嘉陵而下。过大安军时,宋地方官吏计口给粟,境内无馁死者。叛将尽驱惊移之民使还,但皆不肯行。郭推官当时亦在遣中,至白崖关时,曾高声:吾家世为王民,自金人犯边,吾兄弟不能以死报国,避难入关,今为曦所逐,吾不忍弃汉衣冠,愿死于此,为赵氏鬼。遂赴江。”

    众皆悚然,侧目。

    狄少生不无尊敬的问道:“郭书记,竟有此事?”

    郭靖有些不好意思,“以往小事,某都快忘记了,不曾想探花郎竟然知晓,倒是奇怪了,当时之人可知者甚少,探花郎是从何得知的?”

    这便是承认了!

    众人群情激动,谁曾想到自己的同僚竟是此等义士!

    如此,倒是没人在意郭靖如此也算个是归正人。

    李凤梧笑了,“天彰义气人彰善,郭书记此举,大义凛然,岂能被历史蒙隐。”

    狄少生起身,执酒杯,“来来来,郭书记,请受某一敬!”

    说完一饮而尽。

    其余众人无不起身,同时敬郭靖一杯。

    郭瑾笑着回礼,“还请诸位同僚、上司不要在意此时,今后共襄公事,谨防金人来袭。”

    在他看来,这种小事没必要宣扬。

    经过这个插曲,宴会气氛越发和谐,先前对李凤梧还有轻视之心的襄阳县衙的主簿和县尉,再不敢有丝毫轻视之心。

    连这种陈年事都能挖出来,这位探花郎好强的手段。

    李凤梧是无心发现的郭靖。

    但在襄阳一众官员看来,明显不是,这定然是这位探花郎上任之前调查出来的。

    说不准自己的一些隐秘这位探花郎也明白着呐。

    想到此处,一些人不由得暗暗凛然。

    这个探花郎有点来者不善的意思啊未完待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