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二十四岁,又高中状元,金榜题名,东华门外状元唱名。 正是这一生最为辉煌的时候。 然而游街被李凤梧抢了风头,如今琼林宴,官家无视自己,而请李凤梧对饮,怎么看都像是在对天下人说,李凤梧才是正儿八经的状元。 自己这状元不过是个摆设。 脸色如猪肝。 举杯的手轻微颤抖,内心情绪接连变幻,如果这不是琼林宴,恐怕已起身摔杯而去。 原本想来,几百位新科进士望向自己的目光,本是艳慕。 如今看来,尽是讽刺。 万众瞩目,众人仰望,官家对饮,笑傲琼林。 这本该属于自己的荣耀,如今全在探花郎李凤梧一身。 木待问握杯的手紧了紧。 我会记住今日的耻辱,将来百千倍的还给你,李凤梧! 还有,官家。 在以后的莫一天,我一定要让你为今日而后悔。 我木待问,毕将雏凤踩于脚下! 黄洽看着木待问神色变幻,心里叹了口气……咱们这位状元郎还不明白,一甲及第,状元只是一时风光,但在官家眼里,一甲十人差距不大。 官家要的是经国谋政才略,而不是文章学华。 殊不知自科举一来,状元头名成为权倾朝堂之人的成材率,远不及一甲其余进士。 多少状元郎,一朝辉煌后便泯然众人。 以我大宋为例,范仲淹、王安石、韩琦、富弼这些名相,哪个是状元? 比如皇佑元年的状元冯京,既有人样子之美貌,又有苏仙之才情,当时之辉煌轰动,俨然天下恩宠于一身,可如今又有谁知? 第一日游街、琼林宴。 第二日游街、孔庙题名碑。 第三日游街、金明池宴。 三日游街,李凤梧之名响彻大街小巷,闯入无数少女春闺梦里。 临安只闻雏凤声,不及状元名。 就连金明池宴中,李凤梧也独得恩宠,能有幸和三位皇子一起,陪着官家在金明池游玩……这待遇古往今来大概也只有一人了。 且不知什么时候,临安城内,有人传言:李家雏凤,十六年愚钝,两载读书,便取探花。 经由建康籍京官证实后,这事让大宋临安越发沸腾。 又从朝堂之中流传出消息,出使金国期间,李凤梧以对子气晕了四元状元孟宗献。 好家伙,这下子临安彻底疯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