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 节操还在-《宋仕妖娆》
第(2/3)页
李凤梧点头。
梧桐公社外顿时响起鞭炮齐鸣声,有大胆的奴仆甚至将一挂鞭炮丢向李巨鹿,李巨鹿吓了一跳,就要冲进人群,却被李凤梧喝道:“不准动,给你去晦气呐!”
这是故意捉狭他。
李巨鹿顿时苦脸,不敢违背小官人,只能呆在那里任由鞭炮在脚下噼噼啪啪,又引得众人一阵大笑。
听着鞭炮声,李凤梧心思却飘远了,四大发明对文明推进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而火药在中国发明极早,如今的南宋鞭炮产业已经成熟……如此强大的发明却用来做喜庆的鞭炮,暴殄天物了。
但是李凤梧却也感到悲哀,自己是个文科生,虽然知晓普通火药的成分,但想要凭此制作出炸药貌似很有难度,不过,貌似南宋已有枪的雏形。
南宋绍兴二年(1132年),金兵南侵,一名叫李横的匪首纠集了一群散兵游勇,四处抢夺骚扰城镇。某日李横带兵攻打湖北德安府,**的军政官员慌忙外逃,城内留守的士兵和百姓推举了陈规组织守城。在这次坚守德安的战役中,陈规创造了世界最早的管形射击火器,名叫“火枪”。
从前的火器制法很简单,一般是用竹筒或纸筒装上火药然后绑在长枪枪头附近,交锋时点燃火药引信,既可烧人又可以刺人,这种原始的火器严格的讲,还只能算一种冷兵器。
而陈规发明的“火枪”是用粗而长的竹筒做枪管,内装火药,交锋时点燃火线,使火药迅速燃烧时产生大量气体,枪管内气压骤然增加,将火焰喷出,灼伤敌兵,这种火枪必须两人抬放。
陈规在防御战中,曾使用20条这种火枪从天桥上射击敌兵,在当时算的上是火力凶猛了,之后的宋人于金人使用的管形火器官,主要是这类火枪,金人又称之为“飞火枪”。
南宋末年的1259年,寿春府制造出发射“子窠(音同颗,本意是筑在地洞里的鸟巢)”的“突火枪”。这种枪是在火枪的基础上改进而成,也是用竹筒做枪管,管内填充火药和“子窠”,所谓“子窠”是用瓷片、碎铁子、石子之类的东西填充的弹窝,这便是后来管形火器发射弹丸的前身。
“突火枪”已经具备了射击性火器的三个基本要素——身管、火药、子弹。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射击性火器,它射程比陈规的火枪增大,响声如雷,远闻150多步。
后来蒙古人仿照该枪样式,制成竹火筒,在西征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也因此传入了中东。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火药做武器的国家,最迟在北宋时代,中**队就已将火器列为正式装备。随着火药技术的发展,中国人又发明了具有速射和连发功能的枪械,先后出现了七星铳、十眼铳、五雷神机等连发火器。
只可惜,这些东西到了清朝渐渐没落,才铸就了那个黑暗的一世纪。
李凤梧知晓,在冷兵器时代,如果能有一个整装军队配备热火器的威力,此时看到鞭炮便生出念想,陈规应该还活着,如果能得到他的帮助,也许真能提前制作出突火枪。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