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周必大一脸尴尬,“为官家举贤是微臣本分。” 赵昚又笑道:“曹崇的奏折很是不错,文辞犀利,条理工整,颇有才华,曹崇你知晓的吧?” 周必大立即答道:“官家,那是微臣在建康的同僚,才华高卓,品格清至。” 虽然尴尬,还是要帮好友同僚举荐一番。 赵昚微微点头,“既周卿家如此说,若有空缺,招他来临安罢……嗯,或可来临安负责此次秋闱?”赵昚毕竟是天子,想的事情更多。 周必大暗暗替曹慧美高兴,曹崇字惠美。 赵昚在书房坐下,对谢盛堂道:“拟旨吧。” 谢盛堂慌不迭上前帮忙,片刻后圣旨出笼,赵昚满意的看了一眼,对谢盛堂说道:“找个内侍高品去建康宣旨吧……嗯,还是随意找个黄门太监罢。” 谢盛堂得嘞一声去忙活了。 赵昚活动了一番筋骨,眸子里弥满笑意,好你个大宋雏凤,真以为我赵昚这么好商量?你敢再抗旨,我就再下旨,不过那时候就不是让你优哉游哉来临安了。 本次旨意,不仅宣你,我还得让恺儿在建康呆上几日。 到时候你敢再抗,我便让恺儿把你绑来临安。 说起来恺儿此次办事风格有些变化了,不再似先前那般仁厚,倒是让人欣喜,我大宋如今不是守成的时候,需要的是激进热血,仁厚恢复不了祖宗基业。 赵昚想到这笑了,笑得很欢畅。 吾有大儿赵愭,行事果决颇有吾风。 吾有二儿赵恺,行事仁厚,却已有犀利锋芒。 吾有三儿赵惇,行事稳重且重情重义。 这是赵昚眼中的三个儿子,只不知是不是他们的真性情,赵昚不知道,这天下知道的人也没几个,当然,李凤梧算一个。 只是李凤梧现在怎么都高兴不起来。 浅墨要和自己退婚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