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我且抗旨,又若何?-《宋仕妖娆》


    第(2/3)页

    你李凤梧竟然还抗旨了?!

    这特么什么世道,区区一个无名无望无功无官的白衣士子,真把自己当大宋雏凤了,竟然抗旨?

    而且抗旨理由还那么的……无耻!

    竟说什么肩伤未愈,好吧,这个算是正常理由,你说秋闱在即不宜耽误学业,这就有点说不过去了吧,好吧,这也能忍,但特么你李凤梧说新纳小妾,不宜分离,这特么是几个意思?

    感情你为个女人抗旨?

    而且你还是个庶民!

    这叫天下士子情何以堪。

    虽然抗旨确实爽,但尼玛无功无名的士子,哪个不希望皇帝宣召面圣,到时候多少女人没有,怕是到了临安要提前出现金銮唱名才会有的抢婿闹事。

    此子可恶至极。

    一时之间,全国各地稍有官身的儒才名流纷纷上奏临安,请求治李凤梧一个怠慢天家的大不敬之罪,当然,这当中是否有临安某些大人物指使的猫腻,那就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了。

    而这其中,态度最为坚决,谏言重罚的人尤以礼部一群人为甚。

    尚书魏杞是带头人。

    就算没有人指使,礼部尚书魏杞也对李凤梧恨之入骨,恨不得当面痛骂这个好色士子一顿,以解心头之怨,本可以靠耶律弥勒勒索金人获得他们一点让步的计划也泡汤了。

    这无关私人恩怨,也并不是说明魏杞就是恶人,只是站在不同的角度,看事情的观点不一样而已。

    在如山一般指责李凤梧的奏折中,建康知府陆游、江淮宣抚使张浚、起居郎周必大的说情奏折以及一些其他类似的折子,便有些显眼了。

    而在建康,也掀起了一股浪潮。

    满城只闻李凤梧之名。

    且不说官老爷的公房,富贾们的酒桌,士族们的书房,讨论声最激烈的当属秦淮河上的画舫,以及那诸多待字闺女的闺房。

    李家小官人之名,俨然便是风流不拘的化身。

    女子爱风流,再加上家财万贯,又夺得苏园学会魁首的才子才情,且还有一副好皮囊,李凤梧俨然成了建康女婿,一时间李府大门的门槛都快踏破了。

    最后逼得李老三没法,关上李府大门,宣布拒绝会客。

    李府这才得到些许安宁。
    第(2/3)页